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语文中高年段第二次大教研2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语文中高年段第二次大教研2

聚焦教学语言 提升专业素养

-----以统编版五上《父爱之舟》为例

一、情况概述

为了更好地提高校本研修质量,提升教师上课评课的能力,岔路学校本学期以赛课的要求打造语文学科精品教研课,用乐上课、善评课的目标引导教研活动向高质量发展。2020年11月19日,江宁区岔路学校第二次研修活动“聚焦教学语言  提升专业素养”语文专场在校报告厅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重点关注教师课堂引导语及评价语,使“教学评一致”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全体语文老师到场参与。

二、综合评价

本次活动共有三个环节:

(一)观课

来自六年级的张剑楠老师,执教的课文是五上的《父爱之舟》,这篇是作者吴冠中所写的记忆中的父爱,作者将爱载于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张老师以情取胜,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张老师通过场景将课文化长为短,思路清晰,整节课娓娓道来,令人感动不已。

(二)评课

评课时最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授课结束后我校谢宜华老师作为高年级评课组代表,提倡、以本为本、以情动人、化繁为简,语文教学赖以生存的载体是文本,文本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线,学生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刻感受,才能真正汲取到语言艺术的营养。

随后,专家组组长傅宁老师和陈叶老师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张老师的教学方式,总结了青年教师课堂中的优点及教学当中的注意点,点评内容详实清晰,两位专家教师对青年教师寄予殷切希望。

(三)总结

我校教务处魏昌敏主任一直很关注语文教学。魏主任提出研修是一种营养。上课是一门艺术。艺术品有至臻至境之时,而教学则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要多一份细致、多一份全面,多一点智慧,多一些创新。

三、教学设计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张剑楠)

一、知作者、解文题

1、(多幅作品配乐循环播放,定格课本上的插图)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几幅图片,你知道他们的作者是谁吗?(吴冠中)

2、吴先生的画里最常见的就是江南水乡的一艘艘小船,这些小船不仅仅出现在他的画里,还出现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板书课题:父爱之舟)

3、“舟”是什么意思?那这里的之呢?父爱之舟的意思就是载着父爱的小船(边解题边画简笔画)

4、吴爷爷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父亲已去世多年,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常常出现在他的梦里(出示:“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醒来,枕边一片湿”)

1)  (指名)你来给我们读读这两句话好吗?

2)  你注意到了吗?这里有个省略号,吴爷爷仍沉浸在梦中,不愿醒来,稍稍停顿,再把第二句读的低沉一些,就更好了,你来读,一起读。

二、探梦境、寻场景

1、一段梦境、一段回忆,即是场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在吴爷爷的梦里出现了那些场景?(小标题引导:在这个场景里,父亲做了什么?)

买枇杷、换房间、逛庙会、背我上学、凑学费、摇船送考、缝棉被

三、找关键、悟深情

1、课文里描述了这么多的场景,哪个场景让你感受最深呢?拿出你的笔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3分钟,巡视,找发言人)

(一)逛庙会

1、你觉得哪句话最能感动你?请你读一读(“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

1)   父亲为什么会觉得我委屈呢?

预设:

A.   庙会上这么热闹,父亲和我却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偏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所以,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引导朗读)

B.   庙会上有这么多好吃的,“我多馋啊”,但是我只能吃“凉粽子”,此时,凉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是我的心!所以,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引导朗读)

2)   父亲是怎么安慰我的?

预设:

A.   豆腐脑:我叫父亲吃,他就是不吃。父亲,您尝一口吧,我从没吃过这么嫩的豆腐!(学生以父亲角度回答)父亲,您就尝一口吧,您也饿了吧!(学生以父亲角度回答)。

此时,热乎乎的不仅仅是豆腐脑,更是我的心啊!温暖的父亲!

B.   万花筒:父亲很能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他了解我、理解我、并尽可能的满足我,细心的父亲!

2、正是这样温暖、细心、爱护我的父亲,此时,已经不在了。回忆中的点滴更令人魂牵梦萦,读——“......醒来,枕边一片湿”

2、父爱绵绵,不仅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在求学路上更有着对我的殷殷希望,还有让你感动的场景吗?

(二)凑学费

1、哪句话让你印象最深刻?“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A.   钱很紧,是因为家里穷啊,二三十年代是大饥荒频繁的年代,吴爷爷家里还有一位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家境贫寒,在这样的情况下,却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费用)真贵啊!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引导学生朗读)

B.   这些钱是怎么来的?“粜稻、卖猪”

粜稻是什么意思?父亲又要工作,还要种田、养猪、养蚕补贴家用,真辛苦啊!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引导学生朗读)

2、正是这样愿意为我倾尽所有的父亲,现在却已经不在了。想到这里,哽咽难言,但愿在梦中不要醒来,读——“......醒来,枕边一片湿”

3、父爱就是这样深沉而隐忍,但我们刚才却发现了寻找“父爱”的秘密——运用关键的词、句来体会场景中的拳拳父爱。

4、请四人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其他几个场景中你能找到那些关键词来感受父爱呢?

场景

关键词

体会情感

买枇杷



换房间



逛庙会



背我上学



凑学费



摇船送考



缝棉被



 

预设:

(三)买枇杷

1、枇杷 轻声

2、蚕“天下第一虫”指导书写——撇捺要舒展、口字要稍扁

茧“草下虫,结茧时放在秸秆草上,方便收取”

(四)换房间

1、最便宜:家境贫寒,父亲却愿意加钱给我换房

2、省到了极点:这钱是怎么剩下来的?父亲却愿意加钱给我换房

3、冤枉钱:不该花的钱,联系省到了极点,父亲却愿意加钱给我换房

4、动心:联系省到了极点,父亲却愿意加钱给我换房

3、心疼极了:父子同住,父亲有没有被咬?父亲不难受吗?他却只想到了儿子,咬在儿身,痛在父亲的心上。

(五)背我上学

1、“父亲便背着我上学”,便是就的意思,说明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父亲总是这样背着我。

2、教师配乐读“我背着书包......陪嫁呢”,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六)摇船送考

1、夜里:日夜颠倒,父亲也很辛苦,却为了我,这是对我的爱

2、暑天:父亲很辛苦,这是为了我

(七)缝棉被

1、为什么缝补棉被?母亲卧病在床,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十分辛苦,他对我的爱无微不至。

2、这背影是怎样的背影?苍老、疲惫,像山一样是我的依靠。

四、读小诗、引反思

1、父亲的爱深沉而隐忍,它藏在香甜的枇杷里,(后面引导学生说)它藏在干净舒适的房间里,藏在热乎乎的豆腐脑里,藏在亲手制作的万花筒里,藏在来之不易的学费里,藏在疲惫深沉的背影里......(边说边贴板贴)

2配乐读——

父爱是香甜的枇杷

父爱是干净整洁的房间

父爱是热乎乎的豆腐脑

父爱是亲手制作的万花筒

父爱是来之不易的学费

父爱是疲惫深沉的背影

我什么时候

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

把载着父爱的小船

画出来 就好了

3、(指着板书)吴爷爷画出不来的是普通的小船吗?是沉甸甸、载着父爱的小船啊!

4、子欲养而亲不在,读“......醒来,枕边一片湿”

5、此时心痛不仅仅是因为父亲深爱我,更因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永难报答的深恩。下节课,我们将接着探寻这父慈子孝的感人深情!

四、教学反思

返璞归真

——《父爱之舟》教学反思

一、打磨——推翻 重建 不厌其烦

 这奔腾而过、稍纵即逝,又让我迅速成长的,是时间。有些不敢相信,在这一个半月里,《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我上完了14遍,课件修改12稿。也不敢相信,同一篇课文,却每次都是新的课堂,每次都遇到新的状况。更不敢相信,从忐忑恐惧到疲惫难当,从迷茫无措到现在竟然开始期待新的成长。在这一个半月里,我仿佛在语文课堂中获得新生。这正是“打磨”的魅力。在研讨中集思广益,在推敲中锻炼自己。

二、语文——渲染 熏陶 春风化雨

为了使这节课丰富、有亮点,在设计时想方设法的“别出心裁”,胶片形式的视频回忆作者梦境引起学生共鸣;表格形式帮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细节,便于紧扣语文要素等等。但这些原本设想会“出彩”的设计环节,在一次次的课堂实践和反馈研讨中都被删去了。原因是,这些形式虽然有趣或新颖又或者便于达到教学目标,但这呈现出来的并不是一节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连带着我们就需要思考教学目标的层次,是否太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以《父爱之舟》为例,我们的侧重点应当是通过场景中的细节感悟深沉伟大的父爱,而不应该是寻找能体现父爱的细节。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在于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这语文味从哪里来?从教师娓娓道来且无不充满智慧的巧言妙语中来,从文字到情感的渲染与共鸣中来,从春风化雨般的教学逻辑中来。

 因此,我写下本次反思的主题——返璞归真。这个“真”我理解为质朴的课堂,学生的课堂。是学生要学什么,理解什么,感悟什么的课堂,不是教师教什么,表演什么,热闹什么的课堂。返璞归真并不是将课堂简单到白纸化,而是任何的教学手段都能取有所需,用有所获。

三、文本——理解 朗读 酣畅淋漓

 我用了“酣畅淋漓”这个词来表达我对挖掘文本的教学的期望。“文本”是语文的根,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同样以《父爱之舟》为例,在换房间这一场景中,有一处细节——“父亲心疼极了”。紧扣文本,提出问题:心疼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心疼?父亲会怎样心疼我?带着心疼的语气读一读。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在逛庙会这一场景中,学生无法理解喝一碗豆腐脑、做一只万花筒怎么能体现父亲的爱。需要结合文本启发学生想象,抓住对庙会热闹场景的描写以及我和父亲在偏僻的角落吃凉粽子的细节进行对比,感受“委屈”,体会父亲内心的心疼、愧疚与爱,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咬文嚼字而后能发现字里乾坤。文本即是教学资源,标点资源、细节资源、补白想象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学习语文、读懂文章的利器。挖掘文本,首先必须重视文本深层意蕴的开掘,从而让学生尝到语文的味道,让旁观者闻到语文教学的味道,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走出“浅尝辄止”的状态。其次,教师需要用课堂对文本的挖掘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的欣赏和探究。否则,课堂上学生学得似乎有滋有味,但到了自己独立阅读的时候,又变得索然无味,如此学习阅读,永远也难走进语文世界的大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文本是一块永远处于待开发的“处女地”,因此,作为读者,只有抱着这种心态去阅读文本,去赏析文本,文本的意蕴才有可能被发掘出来,文本的价值才有可能被发掘出来,文本的魅力才有可能被发掘出来。

教育家于漪曾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到任重而道远!

五、活动照片

 照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