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读悟结合品诗情 独具匠心作《绝句》

读悟结合品诗情   独具匠心作《绝句》

——语文中低年段第四次大教研

一、情况概述

2018年4月10日,唐义蚁巢老师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绝句》。这是本学期语文中低年段的第四次大教研。

二、综合评价

    唐老师本节课进行了对古诗《绝句》的教学,层次清晰:从介绍作者杜甫生平到理解诗题《绝句》,学习生字词到各种形式的训练学生读诗,再到理解关键字词和诗句的意思,最后领悟诗情,环环相扣,扎扎实实,毫不花哨。

本堂课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对诗歌的朗读训练扎实有效,学生通过自读、听读、比读,悟诗情后再次听读练读等形式训练朗读,真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如唐老师课堂听说杜甫的诗读一遍又一遍的不同感受,还有唐老师本人素质也很高。在课上完全展示了自己写的一首《绝句》文采斐然。

    建议:教师授课时声音可以再大一点,环境有些嘈杂就听不清楚了,也给学生好好回答问题的方式树立榜样。还有在课堂上多让孩子说,教师适当评价和鼓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两个环节展示学生为《绝句》配的画时可以用展台展示,看得更清楚。展示老师自己创作的诗时,不要让学生读,因为孩子水平有限,而由老师自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效果会更好。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绝句》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认识“鹭、含、岭、泊、吴”这几个汉字,会写八个汉字。

   2.感情朗读这首古诗,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诗人杜甫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背诵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揭题:这节课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绝句,指名读

   3.理解“绝句”:诗歌的一种体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五言(七言)绝句。

   4.了解诗人杜甫:又称“诗圣”,在成都待过,那儿有“杜甫草堂”,此诗是战争平息后重回成都写下的,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

  二、自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同桌互相帮助纠正

   2.指名展示读,倾听,纠正

   3.齐读

  三、学习诗句,朗读感悟

  1.默读,想想诗人在这首诗里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2.边读边想像:

    在蓝天的映衬下,黄鹂、白鹭、翠柳、青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描述:两个黄鹂唉翠绿的柳枝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轻盈地飞上了蓝蓝的天空,这一切显得多美啊!

     3.看到这样的景色,此时诗人杜甫的心情会是什么样?

    4.是的,他被这生机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内心充满了愉悦。

    5.朗读体现

1)诗人在明媚的春光里还看到了什么?千秋雪、万里船

2)、为什么会看到千秋雪?

 (诗人透过自己的窗户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岭雪山,山顶上的积雪长年不化,诗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开往远方的船只,静静地停靠在诗人的家门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像一幅画一样出现在诗人的窗前,即将远航的船只静静地听在门边,一切是那么美好!

理解:没有战争,人们和平地生活,让他快乐而欣慰,经历了战争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内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5)、朗读体现

6)、试着背诵

 四、总结延伸: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走进更丰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五、指导写字 

 

四、教学反思

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我的一个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试着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似乎又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师的引又显得特别束手无策,一讲总是会忍不住将学生该说的也说了。本课教学下来,有这样几点感受:

1、适当介绍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情感,但介绍过多、过细,学生易游离于书本。

2、诗句意思的理解不可过于死板,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用自己的话讲通顺、讲明白即可。有些学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诗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让诗意明白。这点要及时地纠正和指导;

3、要引导学生多读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放开手让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经典古诗,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又能潜移默化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IMG_PITU_20180410_135625.jpgIMG_PITU_20180410_1358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