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5)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5

一、时间:20171121

二、地点小学部教学楼513

三、备课内容:期中考试情况分析以及古诗词比赛开展安排

四、参加人员: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共10人)

五、主讲人: 徐静

六、集体备课内容:

(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针对上周刚刚结束的期中测试,汇总了各班的考试数据,对试题中集中出现的问题各位老师都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阅读题上,扣分较多。经过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详细分析见附件)全年级不及格人数太多,达到五六十人。

(二)语文75首古诗词比赛反馈

针对上次安排的古诗文比赛各班进行反馈,上交各班开展的活动照片。由徐静老师对整个活动,特别是复赛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项。


活动图片:

blob.png

 

附件:       

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卷面总体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总体来说,六年级考得很不好。主要原因除了考虑学生基础弱,学习习惯差,试卷与初中衔接,难度大,可能也要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

二、每一大题的得失情况和改进方法:
第一大题:看拼音写词语全对的人很少,扣分原因主要是学生做题习惯差,拼音看一眼就写,携程别的词语。主要错题是:把"吟咏"写成了"吟诵",把"奴隶"写成"奴役"。"官吏""吏"不会写。
第二大题:理解与运用少部分学生不知道“载歌载舞”的“载”的意思。一些学生一时想不起来“心急如焚”类的词语导致丢分。仿写这题有一点点难,有些学生写得不恰当。主要是教学生要拓宽思路,多方联想,注意一组一组地围绕一个中心联想。综合改错比较难,没有几个学生能够把五处错误全部改出来。主要是平时不注意细节,及词汇量不丰富,学习不态度认真审题。语文学习能力比较弱。

第三大题选择 。错得较多的是选不是民间故事的一项。需要孩子加强课外阅读。
第四大题:按课文内容填空。不难,但学生错字多。加强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

第五大题阅读文章,完成练习。这题完成很不好。主要问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仔细审题,解释词语不到位,概括事例不简洁明了,没有抓住主要意思或概括不完整。问答题不在关键点子上。可以看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整个阅读短文的问题,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学生的态度,篇短文题目要答好较难,学生怕困难,懒于阅读,懒于分析。养成良好的认真、耐心的阅读习惯是重点。

大题:作文。
作文题目是:我为—————点赞,有的同学的作文给人的感觉是编造的迹象较浓,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觉得原因有这么几点:有的学生平时不注意用心体验,也不活动,写作时缺少素材;教育学生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要死读书,还有就是考试事要审清题意。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布局谋篇,使文章结构完整,如何合理用词,把事情交代清楚,写得有条理,有意义,想象合理,有一定的字数,标点的正确使用。

三、下阶段努力方向

下阶段我们将根据这次试卷的得失,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特点,分析近几年江宁区六年级毕业班的考试特点,出题方向,进一步分工合作,有条理的边学习新课标进行训练。特别也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注重劳逸结合,注重好、中、差的分层作业和辅导,让每个学生能充分发挥潜能。这也是考好试的关键。对于高年级学生,一定要给他们讲道理,特别是中上学生,让他们到最后阶段有种要自己学习的紧迫感。在他们的带领下,在班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果,听课效率,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配合学校读书活动,让学生多读作文书,中外名著、以及自主题分类的书,提高知识储备。

 

 

              六年级组古诗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史天成 徐咏秋 翟佳钰 庞欣雨 张钰泊 张国良 杨郁东 马凌炜 陆泽坤 张艺杰

二等奖:张仕昊 陈思颍 李钰 温笑语 邹思斯 赵明阳 喻湘婷 杜博文 王一涵

三等奖:方天一 李金羽 卢恒宇 王德芙 邾曼绮 陈奕汶 管家辉 朗博文 王郭乔乔茜 董烨宁 陈昊 陈礼涵 徐知新 孟响 王朝翰 陈佳琦 夏江南 顾智豪 高原张鹏 朱宇灿 孙米琪

 

 

                    古诗词积累比赛活动总结

  

  通过古诗词积累比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以后多举行这样的古诗词比赛活动,让古诗词这一文化瑰宝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通过本次竞赛,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反思,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以供大家参考。

 1、如何选择背诵古诗。我觉得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段、心理特点,先选择《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应背古诗,琅琅上口、合辙押韵、耳熟能详的古诗。课本里要求背诵的古诗,这些古诗老师必须要求学生会背,而且要求会写。

 2、要常抓不懈。开展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流于表面化、表演化。我们还要利用晨读、课前三分钟说话等多种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向家庭延伸,唤起学生背诵古诗的热情,并使这种热情经久不衰。

  3、要和读书结合起来,但还不限于这些,学生的读书班级要有自己的计划,不要面面俱到,但要有班级的特色。

  4、古诗文背诵要求四、五、六年级在背的基础上要落实到笔上,要求会背的古诗要会默写,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归归类,从季节、花草树木、带有数字的、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描写友情送别的、珍惜时间的古诗等积累背诵。今后学校还要通过不同的形式验收。

    中华经典诵读,好似一根无形的教鞭,鞭策着我们教师在工作之余,勿忘“充电”。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至今萦绕于耳,通过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不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而且使学生在此活动中,提高了诵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

了提高。我们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地开展这项活动,让“古诗”这一华夏精髓真正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岔路学校六年级组

                                                                     20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