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二学期美术培训二次传达
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实效
传达人:魏佳
2017年4月10日,在雨花区实验小学举行了江宁·雨花小学美术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包括两项内容,下午两节课堂教学观摩课,课后教学活动研讨。雨花区教研员就“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实效”做了专题讲座。
第一节课是江宁区上坊小学徐梦老师的《怪兽奇想》。徐梦老师课前准备十分充分,我的整体感受是:1、活动形式丰富多彩,通过引导学生走近怪兽博物馆欣赏古代作品、欣赏大师作品、同龄人的作品,学生一方面感受着中国古代文物的光怪陆离,另一方面也惊叹于祖先的智慧。学生在图片欣赏过程中了解了文化,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审美,激发了创造的欲望。教学流程流畅。教学过程安排的恰当且充分,学生的回答也很到位。学生作业分层有利于消化巩固、效果明显。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先学后教。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地位,确定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先观察视频、图片。同时,在学生在作业方面,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是比较客观实际的。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怪兽的绘画特点和技巧,作业的效果呈现很好。3、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使课堂更具兼容性与开放性,更关注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体验、探索并积极实践,认识自我、展现自我。
第二节是雨花区实验小学王璐老师的《渐变的形》,王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最深,她的教学亲切自然又不失活力。王老师经常运用儿童的立场和孩子们交流,让她和学生的距离瞬间拉近,师生互动不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这节课,王老师根据微型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新课程理念,进行了巧妙的教学设计,展现出自身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学生在课堂中尽情体验了创作的乐趣,丰富的作业、主动的表达呈现了精彩的课堂,充分体现了高效的课堂。
课后,所有美术教师进行了研。老师们各抒己见,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老师的教学表现、教学设计、钻研精神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两个区的教研员也分别对课进行了点评,进一步引发老师们对于“核心素养,教育转型”的思考。 “课堂是基于成长的生命交互场,是基于文化的精神对话场,是基于未知的梦想创意场。”本次教研活动,正是构建了这样的空间,使美术老师们又一次得到成长,使课堂实效再一次得到提升。
活动过后,全组对此次教研进行了集体的学习和研讨,我们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如课前的师生交流,材料准备,课件的准备等。一节美术课上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把一节美术课上成一个玩的课,润物无声,是最好的课。在玩的氛围中才能创造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在玩的状态下,学生的能力才能发挥到极致。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也为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营造了很好的一个成长环境,促进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教学反思,让我们对教学上所运用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极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