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到理性的质变
——科学教研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一)情况综述
11月8日星期三,傅亚玲老师在一(9)班执教《树叶变黄了》这一课。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傅老师充分准备、合理设计教案,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了树叶变黄的现象,认识了变黄的过程。学生通过预测、尝试画过程、给不同颜色的树叶排序的活动,丰富了对树叶变黄的理性认识。课后,本教研组在六楼录播教室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互相交流了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二)研讨记录
傅亚玲:给大家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第二部分的设计没有按照书上的教材来进行的原因是学生对上、下、左右等方向的概念不够清晰,所以修改了一下。第三部分尝试让学生上台比较处理的不够合理,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张昌明:低年级的内容与三年级的知识存在一些交叉的地方。本节课内容从科学素养与知识提升的角度来看,都存在比较难的点。傅老师各环节把握较好,学生对提出问题、寻找证据的过程有一定的理解。但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是个有难度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希望稍微增加一些板书的内容,可以起到明确教学内容的目的。
徐悦:一年级的孩子比较难管,傅老师能通过多种方法驾驭课堂,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时值得学习的地方。整节课的时间把握比较好,内容安排合理。一年级的板书能不能加个拼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卡片颜色层次较多,组合丰富。
马玉洁:傅老师能熟练驾驭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能有效管住学生,教学效果较好。
经涛:回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孩子们头脑中已有部分树叶会变黄的感性认识,我在想我们要让这些孩子学习些什么呢?傅老师给出了答案,先让孩子们读她编的树叶歌,再猜树叶从哪儿开始变黄的,最后利用树叶的卡片排排顺序。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猜得群情激奋、排得有条不紊。研讨时马玉洁老师说,他们怎么就能这么乖乖的给你排序呢?我想,随着教学的推进,孩子们在探究中一步步走来,把以前的感性认识转变成理性的知识一张一张贴在白纸上,你看我也能给不同颜色的树叶排序了,这种成就感,或许就是学习科学的乐趣吧!稍显遗憾的是本课中竟只有平平的卡片,没有看见一片真实的树叶。我想,要是孩子们能捡回一些树叶,看着它们凹凸不平的纹理、抚摸着触动掌心的叶面,甚至还能嗅到一点点绿叶与黄叶不同的气息,会不会更能激发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呢?即便如此,孩子们在本节课中仍然能清晰的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长此以往,我们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定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教学设计
《树叶变黄了》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3课,分别是:《做个小侦探》、《暗箱里的秘密》、《树叶变黄了》。本课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以前两节课为基础,在学会猜想和知道猜想要有依据的前提下,围绕“树叶是怎么变黄的”这一话题,让学生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经历“猜想——找证据——验证猜想”这一探究过程。因此本课重在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能从中体会用大脑思考在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
本节课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涉及: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科学态度: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
为了最有效地用教材教,我对此年级学生进行了前概念的调查,我发现此年级的情况如下:
1、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图片和动手。
2、知识水平:一年级的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树叶到了秋天会变黄,大部分学生能说出银杏、梧桐这两种南京常见落叶树的名称。但不知道树叶是怎样变黄的,因此对树叶变黄的顺序比较混乱。
3、能力水平:他们基本能够区分对问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能利用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当事实和猜想不符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几种常见落叶树的叶子的特点的观察,能从叶子的颜色形状等特征识别出长有这种叶子的落叶树。
2、通过用黄色和绿色彩笔 ,画出树叶从绿色变成黄色中间的两张图片,用图和语言结合的方式,完整表达出自己对叶变黄的猜想。
3、通过观察变黄程度不同的叶,能有序的推测和描述叶变黄的过程,并排好序。
四、重、难点
依据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重点:
教师能引导孩子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结合自己画的图,用准确地语言说出自己的猜想。
依据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和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难点:。通过观察变黄程度不同的叶,能有序的推测和描述叶变黄的过程,并排好序。
五.教学理念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理论上主要是基于2017版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宗旨提出的四大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三,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四,倡导探究式学习。本节课在做到前三点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找证据——验证猜想”这一完整的探究过程,并能呈现猜想的依据,让学生逐渐认识到科学是思考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min)
教师直接抛出与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此环节旨在通过简单的问题,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回忆秋天树叶变黄的客观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板书出示:树叶变黄了。
(二)看叶找树,认识落叶树(5min)
1、教师提问:“秋天到了,你见到过哪些树的叶子会变黄”。
2、展示几种落叶树图片(柳树、杨树、梧桐、银杏),请学生描述叶子的特点。
此环节旨在通过对话、叶和树的配对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身边常见落叶树。学生对于银杏、梧桐这两种南京常见落叶树能说出名字,其他落叶树如果学生不知道名字,教师直接告知,只需要学生用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三)、绘出黄叶,提出猜想,突出重点(15min)
1、教师出示银杏树叶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的叶吗?
2、出示银杏树叶(一绿、一黄)提问:9月银杏树叶绿色的,12月树叶变成了全黄,10月、11月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呢?
3、教师给每个学生发绿色黄色两种彩笔,一张印有四幅银杏树叶图片的纸,其中第一和第四幅银杏树叶的图片,分别是绿色和黄色,中间两幅只有银杏轮廓,没有颜色。学生把自己对树叶变黄过程的猜想,用彩笔画出中间两幅图片,然后结合自己的画图,上台展示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猜想。
此环节旨在突破本节课的重点,用时15分钟。教材只给出了四种猜想,让学生来选择自己的猜想。实则树叶变黄的猜想除了教材的四种,还有很多,仅仅让学生来选择哪一种,忽略了学生猜想时思考的过程。教材中的“中间”、“边缘”、“上面”、和“下面”,很容易造成误解。比如中间是指叶片中间还是叶片与叶柄的交界处,边缘是指叶片的弧形边还是整个扇形叶片的边缘,甚至包不包括叶柄边缘,上面和下面的概念也是相对而言的。因而,我对这个环节的处理是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猜想,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特点,调动学习兴趣,又能很好地避免仅用语言表达出的“中间”、“边缘”、“上面”、和“下面”的理解偏差。学生用绘画和语言结合的方式所呈现出的猜想,直观易懂,也便于他们在后面一个环节找到排序规律奠定基础。
(四)指导排序,突破难点(15min)
1、教师提问:刚刚同学都动手画了2片银杏树叶,真实的叶子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2、教师追问提问:要怎么样证明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说观察银杏树叶来证明。)
3、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学生会想到直接看树上叶子、收集树下的叶子观察等。教师顺势提问:观察什么样的叶子?需要观察几片叶子?(引导学生说出要观察几片不同的叶子,绿色、小部分变黄、大部分变黄、全部变黄的几片叶子。)
4、引导学生给四张银杏树叶卡片排序,然后展示自己的排序卡片,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排序,指导学生把排序时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说出排序依据是黄色部分越来越多或者绿色部分越来越少。在学生明确排序依据的基础上,并完整地说出银杏树叶一开始是绿色,然后从弧形的地方开始慢慢变黄,然后黄色变多,最后变成全部黄色的过程。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证据,明白猜想和事实证据的不同,学会用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五)归纳总结,结束本课(5min)
1、提问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加以巩固。
2、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树的树叶都像银杏树叶这样变黄呢?请同学们课后找其他叶子观察。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其他树叶怎样变黄,拓展学生视野,增加认识。同时,渗透一个道理:一个问题未必只有一个答案。
树叶变黄了
猜想 验证
(四)教学反思
2017年11月9日,教研课的内容为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树叶变黄了》。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即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学环节严谨,时间分配合理,内容较为完整。但也有较多疏漏:1、在新课引入环节较为生硬—当提问“如何知道现在是秋季时”学生回答出“树叶落下”时可以继续问“落下的树叶与树上的树叶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树叶变黄了”顺势引入课题。2、在画出猜想部分,在两张树叶轮廓图上应增加箭头体现时间的推进。3、本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落实的不够具体。在寻找证据环节如何动员学生发散思维,想到多种方法来验证猜想,而不是直接给出办法。4、教学的最后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所有树叶都像银杏树叶一样从边缘往中间变黄”,帮助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应增加真实的树叶,帮助学生利用自身多种感官建立全面认识。让课堂回归真实。
在课堂管理上:较为关注学生,能够合理应对突发状况。问题:对学生的奖惩形式不够多样。
(五)活动图片和签到表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