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改造教材、提高探究乐趣
——2017-18(1)科学教研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一、情况概述
2017年10月25日星期三,科学教研组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经涛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观察水》这一课。本组教师都认真参与了这次活动,并围绕如何提高学生探究乐趣进行了教学研讨。
二、教学设计
《观察水》教学设计
教者:经涛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初步总结出水的各种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已学习的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凉开水,牛奶,白醋、糖水、塑料烧杯、硬纸板、保鲜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乌鸦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小动物吗?(学生集体回答)
师说明,一只小乌鸦口渴了,妈妈为了锻炼它的能力派它自己出去找水回来喝。它找呀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四杯不同的液体。(出示四杯液体)
2.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怎么办?(直接喝、全部都带回家等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的弊端重点说明不认识的液体不能直接尝)
你能帮助小乌鸦分辨出哪一杯才是水吗?(板书:水)
二、认识多种观察方法
1.既然不能一上来就喝,那你还有哪些方法呢?
(用眼睛看,用鼻子闻)
2.请想到方法的同学上来试一试。
(用眼睛看的可以先排除白色的那杯,用鼻子闻的可以排除白醋,教师用手扇风的方法教给这个孩子怎么闻,同时也是告诉其他人)
3.老师准备的这几杯液体都是安全,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试一试呢?
(用舌头尝,师教给上台演示的学生怎么用吸管尝液体,同时展示给其他人)
4.使用了多种方法小乌鸦终于知道哪杯是水了,口干舌燥的小乌鸦开心的喝了一大口?这时他脑袋里想到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三、分组观察水的性质
1.小乌鸦想知道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液体?你能用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方法来研究一下吗?(板书课题:观察水)
2.想一想,老师给你准备一杯水,你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不能玩水、不要把水洒出来、……
教师出示友情提醒注意观察的顺序看、闻、尝……,尽量保持安静的观察、及时在表中记录下你的发现)
3.材料员领取材料,分组按时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
5.师提示,前面有同学提出也可以用手来感觉,手除了触摸以外还可以进行一些操作,在操作中观察水的特点。老师这里还有几种容器(出示烧瓶、正方体、试管),看到这几种容器,你又有什么想法?(把水倒进去)
追问:如果把烧杯中的水倒入这几种容器中,我们还能发现水有什么特点呢?老师提醒大家在倒水的是后,烧杯的扣要紧贴在容器的口边上,沿着容器内壁倒入就不会洒出来了。
6.学生操作并观察。回收器材总结用手倒水后的发现。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会流动,可提示学生倒了以后水是怎样到另一个容器中去的,如果发现不了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用一个木块演示形状不变)
7.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了好多种方法观察水,发现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小乌鸦给你们竖大拇指了!
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小乌鸦开开心心的带着水回家了,到了家门口他又遇到了一个难题,请你仔细观察小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家门太小了,水进不去了)
2.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再次帮助小乌鸦吗?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并提示需要哪些器材?
(主要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可流动的特点,通过塑料管倒到家里;也可以根据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把水装在一个塑料袋里,通过塑料袋的变形传过去,学生有其他可行的方法更好!)
3.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方法领取材料试验
4.汇报总结,你们用了什么方法?
五、小结
1.这节课,你帮助小乌鸦自己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水
眼睛 看 无色、透明
鼻子 闻 没有气味
舌头 尝 没有味道
手触摸、操作 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三、研讨评价
1.经老师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单调的情况,将小乌鸦找水喝的故事引入其中。让孩子们通过帮助小乌鸦解决问题不断的探究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在第二个环节中,通过多种感官分辨哪一杯是水的活动,教师可以把水设置的更丰富一些,使学生有更多的发现。
3.整节课在时间的安排上还有待提高,总体上呈现出前面松后面紧的现象,尽量压缩前面的时间,为学生利用已发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提供一些时间。
4.最后一个环节运水的设计与教材的设计不同,既比教材中的设计更容易操作,也能体现出利用了哪些水的特点。稍显遗憾的是没有时间让学生总结提炼一下。
5.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二年级升上来,还显得非常的稚嫩。运水的环节放的太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请几个孩子上台边演示边说明,尽量使所有小组的孩子都能明确该怎样完成运水这项任务,防止出现部分学生拿到实验器材,进行错误操作的现象。
四、教学反思
本课作为三年级第三单元的第2课,旨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因为性质这个词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容易理解,故我将其修改为探究水的特点。同时,审视完教材后我觉得教材让学生先通过从四杯液体中找到哪一杯是水,然后在观察水发现水的性质。这样的设计好像缺乏一些趣味性。所以,本节课我引入了帮助小乌鸦解决三个问题的方式串起整个教学内容。首先问学生如果你在路边看到了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你会帮助他吗?然后引出小乌鸦的问题。从教学过程来看,孩子们还挺喜欢小乌鸦的问题,乐于帮助它解决这三个问题,学习起来更有乐趣。
同时,进过实际的教学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整个教学时间控制不够合理,前面浪费的时间较多,后面教学时间很紧张,导致最后一个环节没有给学生详细的指导,学生在做的时候,部分学生不知道各种器材的用法。而且没时间进行总结,导致学生虽然做了这个实验但没有更深入的思考,有效性较低。
2.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不够有效。实际在本节课中水的性质有几个是非常简单的,如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这几种性质的探究完全可以简单点儿多节省一些时间。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到水会流动、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反而是学生比较难以发现的。所以应该在这里进行重点设计,本节课教学的比较匆忙,导致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不是由学生自己探究的发现,而是教师引导得出的答案,与我们科学教育的理念相违背。
3.本节课中实验细节的指导还有欠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明白老师给他们的器材该怎么用,三年级的孩子的思维还处在比较朦胧的阶段,所以,科学教学的起始年级最好能搀扶一下,帮助孩子建立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观念,避免实验中陷入无目的的玩实验器材的现象,毕竟很多器材这个年级的孩子没有操作过,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总之,虽然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上有所改变,在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是成功的,但在好几处细节的处理上仍然有值得探讨和修改的地方。后面,其他班级的教学中尽量改进这些出现的问题。
五、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