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1)

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深度备课

 ——江宁区岔路学校三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一、基本思路

    时下,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都已耳熟能详,在公开课上也常常能“秀”出不少新的花样, 但在日常的教学中,依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不够重视。很多课堂依然是 “一潭死水”,教师拼命地把一些概念、公式、定理灌输给学生,然后布置海量的练习,再贯之以大大小小的测试。灌输、练习、测试的 “老三步”,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成为机械的概念堆砌,这种孤立与简单的堆砌一般不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更不可能使学科知识真正内化为一 种科学的方法与技能以及正确的认识论与价值观。还有一些教师注重了“学”的过程,但忽略了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特殊性,尤其是作为个体学生其差异性的存在,他们以统一的 “模子”去铸造学生,反而可能让一些学生形成一种失败的、痛苦的体验。如果我们把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就可能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尽可能完备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终身的发展。

    二、预期目标

    1、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师的备课能力、深度挖掘学生已有经验的能力及教学能力。

    2、课堂即课题,在课前、课中、课后不断地提升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

    3、让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未知知识服务,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利用已有知识学习,充分的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具体安排 

 周次  集体备课内容  主讲人
 (1)(第二周)  本年级组统一要求,规范上课,规范批改,取长补短。  贾成娣
 (2)(第三周) 集体备教研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陈华
 (3)(第五周)  学习和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  柳燕辉
 (4)(第七周)  集体备教研课《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王欣芳
 (5)(第九周)  集体备教研课《间隔排列》  胡静
 (6)(第十三周)  集体备教研课《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陈盛
 (7)(第十六周)  总结对学生已有经验研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沈俊
 (8)(第十八周)  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  贾成娣

    四、具体做法

    我们首先要转变理念,真正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特质与作用力,实现已有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当学生带着先入为主的学科已有经验进入课堂,在正式学习某类重要知识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并分析: 他们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使这些已有经验比较顺利地转换成科学的概念。通过各种方式,如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题目测试等方式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与适切性。

    对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教学知识体系与内容层层推进。

    在正式进入学科知识课堂学习之前,我们还要通过提问、交流预习情况等环节,及时掌握学生大脑中已有经验的情况,精心设计并整理出一些典型的问题,甚至设置一些思维的陷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相互争论,发现学生思维中受已有经验影响而出现的错误。

    由于已有经验概念的根深蒂固性与潜在性特征,我们一般不太可能通过一两次认知冲突的制造与分析便把学生的已有经验转换成科学的概念。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与思维结构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在学生头脑中引发的一场革命。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与技能储存,真正把已有经验当作生长科学概念的起点与基点,帮助学生建构起尽可能完善的、科学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