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岔路学校、铜山小学联片教研活动

提高课堂效率,从细节入手

                          ——与禄口、铜山联片教师活动

一、情况概述

2016年12月15日,张昌明和黄桂花老师分别执教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地球上的水》和苏教版小学体育四年级上册《跳绳 游戏》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效率,从细节入手”这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与禄口中心小学,铜山小学的老师进行交流。

二、综合评价

优点不漏:

1. 提高对比的精确度,加深学生体会。

本课中有一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将陆地涂绿色,海洋涂蓝色,对比陆地和海洋的大小。我也是这样上的,可是每每让孩子看着地图说说你的感受,要么冷场,要么答不到点子上。通过思考我发现在我们成人心中已知的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知识,对三年级孩子来说并不知道,让他们看着地图说有难度,没有方向感或者说比一比差不多。张主任是这样设计的将透明方格塑料片蒙在地图上,通过数陆地和海洋各占了多少格来比较。将模糊的比较精确化,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统计要用数字说话,我想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才会养成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精神,真正做到用科学的态度看待我们身边的问题。

2. 尝尝海水的“美味”,一切都不用解释了。

另一个环节,体会水多但能直接利用的却很少。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大水球,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水,比如浩瀚无边的海洋,但是能直接利用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么多的水不能直接利用呢?我们直接告诉他们海水是咸的不能直接饮用?不好意思我是这么处理的,但是每次都有学生说老师我渴了咸就咸吧,先喝了再说。在他的印象中估计就和喝咸一点儿的菜汤一样,总比没有水喝的强吧。我苦口婆心的解释在学生强大的自我印象中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张主任在这里调制了一杯海水,让每个组的孩子尝尝。孩子们很兴奋(虽然是假海水,也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每个人尝完之后个个表情丰富,这种海水的“美味”,我想不用解释一切尽在不言中。

缺点说透:

1. 在学生实验前,教师讲解了实验的注意事项,但没有在课件中持续展示,这样对于接受能力弱的小组无法提供实验中的支撑;

2.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个别小组实验没有做完,教师为节约课堂时间叫停,会伤害学生的研究热情。

三、教后反思

优点: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主要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的广泛,感受到水体的美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喜爱之情。通过测量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多少,把一些抽象的数据形象化,让学生体会到地球上水资源非常的丰富,并通过学生动手活动,再进一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球上水资源虽丰富但绝大多数是海水,不能直接使用,可直接开发利用的淡水非常非常少。利用课件、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节水习惯。在教学中以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研究、学生动手活动等为载体,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地学习,在教师引导下,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内化。

不足:

1. 科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测量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实验,实验前的注意事项应该在课件中作一些提点,方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

2. 学生对于淡水资源缺乏的体会与感受,受制于其自身生活阅历等原因的影响,学生说的还不够多,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