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1)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1)

一、情况概述

2017年2月24日,倪璐老师执教三年级下语文《花瓣飘香》 ,这是本学期第1次大教研,本节教研课紧紧围绕“抓住文眼,提升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二、综合评价

1.在充分朗读对话的基础上,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认为小女孩懂事的地方。立足三次对话,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体会任务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突出人物形象。

2.为了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深化感情,升华主题,课题一共读了四次,每一次都在特定的情况下朗读,感悟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第一次,在上课伊始,通过教师评价暗示学生课题要读得好听;第二次,在学生感受花瓣的美、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二次读课题,加深对花瓣美与香的感性认识;第三次,在学生读懂小女孩美好心灵的基础上,三读课文,使学生感悟到小女孩对父母的深情像花瓣散发出的芬芳,悄悄飘进了作者的心,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第四次,读在全课结束时,代表着让同学们的爱心也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着淡淡的一瓣心香。这四次课题的朗读一咏三叹,意义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3.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学生们书读得还不够,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老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感悟课文。

4.有些环节和细节处理的不是很到位,教师的语言精炼度仍需要提升,某些问题设计的还不够细致,要求还不够具体,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

三、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岔路学校     倪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具预备:玫瑰花
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重点:通过朗读和引导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导书写:摘、懂

2.学生临写

二、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第2小节,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指读这些表示动作的词。

3.出示:

俯在花前    小心地摘

双手捧着    飞快地穿过

齐读,指读

4.齐读第二小节

5.谁愿意表演一下这个情景

6.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自读3-5小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朵?

小女孩是怎么说的?读出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的语气。

7.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被花的主人发现了,你的心情怎样?

8.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9.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瓣?默读6-10小节。

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10.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孝顺。

11.读出小女孩对爸爸的想念

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12.练习说话:我不仅没有惹妈妈生气,而且(        )。

13.拓展训练:

(1)妇女节将至,你打算为妈妈做什么?

(2)如果你也有一朵月季,你打算送给谁?

四、教学反思

《花瓣飘香》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为了让病中的妈妈高兴,摘片花瓣送给她,表明了她是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小女孩。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直白,情真意切,学生很容易读懂。

这篇课文主要是以人物三次对话为主线展开叙述的,其中我又贯穿了小女孩和作者表现出的人物特点,所以在精读课文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让生抓住文中的三组对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精读小女孩的每一句话,分别体会到她的善良(爱花)、孝顺和听话懂事。在教学时,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抓关键词,感悟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小女孩的答话是朗读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关键词,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中体会小女孩的懂事。例如为了抓住"不知所措"惶恐"的关键词,让学生想象如果他自己就是这个小女孩摘花被主人发现了,心情怎样?在交流过程中,我珍视每一个同学的心理感受,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情感共鸣。其中在感受小女孩孝顺时,通过“摸上去像绒布”、“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等词句体会小女孩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摘花瓣送给她”的一片真情,这个环节体会的还不够,以后注意继续努力。

二、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学生通过文中相关词句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小女孩的感情色彩,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探寻文本的空白处,通过创设情境,让生展开合理想象,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例如:在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寻找动词并且朗读短语,通过对动词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俯,捧"等动词的含义,理解小女孩觉得花瓣珍贵和重要,并进行了情境表演,从而让学生体会小女孩爱花和善良的感情.通过情境的创设,让生发挥想象,给予了学生深入思考与言语表达的训练,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

三、抓住题眼,升华主题

在课文学完时,我让生再次品读课题,并让生思考:这花瓣中飘着什么香?引导学生领悟“飘香”的象征意义。这种香味不仅仅是花香,更是浓浓的爱,此处在教学时引导的较好.整节活动的感情升华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但是有些环节和细节处理的不是很到位,教师的语言精炼度仍需要提升,某些问题设计的还不够细致,要求还不够具体,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后面仍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