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教字〔2015〕12号
各中小学,各街道、系统关工委:
2015年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教基一〔2014〕 4号)等文件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打造德育队伍、推进班集体建设工作、开展“八礼四仪”训练、推进家校合作为目标,认真落实《江宁区201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和《江宁区2015年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教书、立德树人”的理念,做实、做细、做精、做优各项育人工作,促进我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一、进一步健全育人队伍
一是爱岗敬业的德育队伍。区教育局将继续办好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德育带头人研修班,举办青年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和新班主任上岗培训班;继续举办江宁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并择优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市、省和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举办区中小学德育模式创新工作现场会,帮助有条件的学校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德育带头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组织开展班会案例征集评选、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与评比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教育局德育研究室和中小学“德育研究片”的职能,促进德育工作者加强学习、研究与交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水平,增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工作的活力与效果。
二是以“五老”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队伍。要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优势和作用,开展“老少共筑中国梦”、“三爱·一践行”(爱学习、爱祖国、爱劳动,践行中国梦)系列活动;要做实、做强校外教育辅导站;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与学校的联席会议制度;要动员更多的“五老”参与对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以及学生上、放学所乘车辆的义务监督工作;要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发挥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把“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青少年作为关爱、服务的重点对象。对“两特”、“两失”青少年,社会各界要结对帮教、联手帮扶,尽最大努力,促进弱势或特殊青少年群体健康快乐成长。
三是尽心尽职的家长队伍。全区各中小学校都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同时举办家长学校;各街道要进一步办好市民学校。要按照《江苏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指导与管理,开齐、开足所规定的课时;要进一步办好南京江宁网上家长学校,优化“家校一点通”等网络平台;深入开展“班家合作育人项目”研究,拓展家校合作教育空间;开展家庭教育讲师团评选组建工作,开展区“超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进家庭活动,深入家庭开展“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指导活动;要深入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陶老师工作站江宁分站的作用,主动做好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及家长的服务工作;要尽最大努力,提升家长的自身素养与教育水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各中小学要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组织开展好“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各种校园文化的展示活动;要更加注重班集体建设。2015年,教育局将继续开展“特色班集体”等项目的评选活动;要做实、做强校外教育辅导站,完善区总站、街道中心站、社区(村)辅导站、自然村辅导站(点)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四级网络体系;要认真抓好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重视发挥高校园区、驻军部队等对青少年成长教育的辐射作用;建设好区、街道、社区(村)三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积极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
三、进一步丰富育人活动
一是完善校本德育体系,推进德育课程化。
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中的功能,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明晰“德育课程化”的发展思路,完善顶层设计,积极构建校本德育课程体系。
1.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内容。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八礼四仪)纳入到新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之中。
2.完善并实施校本德育课程。各校要在完善德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德育课程的分级、分类设置与实施,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各校要特别重视校本主题活动月和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积极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社团活动。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工作,选派有责任心、有专长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工作。要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指导学生社团制定章程、建立组织体系及活动方案;完善学生社团保障机制,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场所及设施设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考核评价,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期对活动成效显著的学生社团及成员进行表彰,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4.加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积极支持学生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评价能力。
二是推进德育模式创新,增强德育实效性。
1.推进德育转型。当今社会,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大力推进德育模式的创新,丰富德育内涵,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让德育焕发生命的光彩,实现由成圣到成人的转换;由重外塑到重内生的转换;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的转换;由重知识到重生活的转换;由重“知道”到重“体道”的转换;由重思维到重实践的转换;由重接收到重接受的转换;由重他律到重自律的转换等。
2.做好德育创新。做好体验式德育、生活德育、主体性德育、细节德育、欣赏性德育等模式的创新,积极做好与之配套的学校、班级、学生三级教育管理模型的建构,年度力争举行德育模式创新工作现场会,充分展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智慧。
3.参与市德育创新奖评比。认真做好德育创新的总结与提炼工作,积极参与今年南京市主办的德育创新奖评比活动,争创优异成绩。
三是强化班集体建设,打造特色班集体。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继续加强班级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重视隐性文化建设。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理解并熟记本班文化,让班级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推进特色班集体建设。进一步做好班集体建设研究中心组建设。各校要在开展好班集体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班集体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增强向“班集体建设”要质量、要效益的意识,充分发挥一个优秀班集体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努力将特色班集体建设活动打造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张名片。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特色班集体”评选表彰活动。
3.推动主题班会课程化。班会课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成长的驿站。主题班会课要讲究计划性、系统性,克服盲目性、随意性。主题班会课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我们将开展以价值引领为核心的主题班会课的教学评比活动,暑期组织编写班会设计案例集。
四是做实德育常规,提升文明素养。
德育常规管理是德育工作中最基本而又相对稳定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自觉遵循德育常规管理的内在规律,以此制约和引导师生的行为。
1.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根据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省文明办《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市“中小学学生行为公约”等要求,结合我区德育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学生公约”项目,彰显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的主体育德理念。
2.创新日常行为规范评价模式。各校立足校本德育课程,结合“八礼四仪”,创新评价模式,做到常规不平常,常规也出彩。
3.发挥仪式育人功能。把入学典礼、十岁成长礼、十四岁青春礼、十八岁成人礼、毕业典礼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今年开展入学典礼、十岁成长礼、十四岁青春礼、十八岁成人礼的视频评比工作。上半年,区教育局、区关工委将联合召开14岁青春礼观摩会。
4. 用好《素质发展记录册》。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认真填写中小学素质发展记录册,充分利用这种综合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承担起对自己成长的责任,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架好三者之间的桥梁。
五是秉持合育理念,实现深度合作。
努力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合作育人体系,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的水平和能力,保持家、校、班教育的一致性,使家庭教育工作日益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1.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各校要以《江宁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我区家长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江宁区2014~2015年度优秀家长学校评选表彰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市级评选与表彰。各家长学校要用好南京江宁网上家长学校这个平台,与网校网络管理志愿者团队一起,把南京江宁网上家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
2.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加强家校合作、班家合作的课题研究,做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提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效性。下半年进行“家风(训)伴我成长”征文评选和 “书香家庭”评比工作。
3.开展家长系列培训的试点工作。为了提高家长培训的有效性,让家长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支持者、同盟军,在试点学校开展家长系列培训,逐步建立科学的家长培训课程。
4.进一步加强“江宁家庭教育超级指导师”队伍的建设,有效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同时做好总结与宣传工作。
六是推进德心融合,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合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以心育德”,提升学校德育实效。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从德育的价值着眼,使德育在学生心理需求上凸现时代烙印,为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背景更为广阔的理论支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寓德于乐,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2.“以德养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德育工作中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点,以积极心态调适为抓手,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方法,也巧妙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最终达到德心共育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
3.打造“陶老师”工作站江宁分站品牌。由“陶老师”工作站江宁分站第一批28名在职教师组成的专业志愿者骨干队伍,将在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的专业指导下,通过热线、面询辅导、团体辅导和心理辅导流动服务站等形式为本区的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提供服务,实现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由校内向校外、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变。
4.开展系列心理健康培训活动。继续协同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开展新一期学校心理咨询员培训活动,努力使全区学校实现持心理健康教师证的教师数应达学校班主任总数的30%,每校有两名心理咨询员的相关要求。
5.创建市示范心理咨询室。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推动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强化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本年度创建2-3所南京市示范心理咨询室,争创市、省、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各中小学、街道系统(单位)关工委要依照本工作要点,结合各自的实际,加强领导,加强联系,共同制定2015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并分头上报区教育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抄送教育系统关工委。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 南京市江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