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
1、过分宠爱与保护。
由于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多,生活水平又普遍提高,所以溺爱子女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总是把目光集中在他们的宝贝孩子身上,一味地溺爱、娇宠、迁就孩子,从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199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儿童月平均消费672元,其中消费最低的城市平均为297元,消费最高的城市平均为774元。一般城镇家庭的子女消费虽然没有这么高,但总的来看,孩子的消费也占了家庭支出中相当大的比例。与此同时,家长又总是担惊受怕,有极多的顾虑,惟恐孩子发生意外,这也不许,那也不行,一味地限制孩子,不支持和不满足孩子们通过活动、游戏、家务劳动等进行适当的尝试和探索的需求,去干一些自己能干的事,克服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这就使得一些孩子出现了在家里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但一出家门便胆小如鼠,畏首畏尾,不敢张口说话的问题。
由于家长忽视了孩子们探索周围世界的种种正当需求,又很少对子女提出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加之孩子没有受过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缺乏谦让、同情别人、爱护弟妹等行为经验.因此,这一方面压抑了儿童的活动愿望,使儿童易于产主依赖、顾从、退缩、懒惰、生活自理能力差、耐挫力低等心理同题;另一方面,又会使儿童欲望过高而又不懂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不能约束自我意愿和行为,容易出现自私、自我中心、不爱劳动、任性、蛮横等不良品质。
例如,当孩子在学校值日、劳动时.一些家长常常跑到学校帮忙,扫地、拔草、擦玻璃什么都干.就是不让孩子干。这些家长还说“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别苦着累着孩子就行,劳动的事会不会不要紧,只要成绩好就行”。
目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会穿衣服,三四年级学生不会系鞋带的为数不少。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天要吃一个鸡蛋,但都是父母为他剥去蛋壳。一次春游,偶尔带了一个没剥蛋壳的鸡蛋,到吃饭时他左看右看,不知怎么吃,只好带回家。母亲问他,他说:“鸡蛋没缝,我怎么吃?
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每晚都由父母半夜“接尿”,他们好不容易有一天想让孩子劳动一下,让孩子倒一次尿盆。可那孩子倒了三分之一,又端了回来。问他为什么,他说:“都是我尿的吗?各倒各的!”
有个孩子在家里闹得实在不像话,爷爷打了一下他的屁股,他便大哭大闹几个小时。爷爷说:“不就是打了一下屁股吗?”“不,你摧毁了我的心!”孩子说完便躺在地上,用剪刀对着脖子要自杀,直到爷爷赔礼道歉,答应买一把闪光的冲锋枪才了结。爷爷感慨万千,“他若有一把真枪,我们都得死在他手里!”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8岁女学生,学习成绩挺好,但仅仅因为向父母要钱为同学买生日礼物未成,便服安眠药自杀。这类问题,在中学生中也不少,动辄出走、自杀,成为
2、过高期望和过度教育。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已成为我国家长的普遍心态。家长总是期望自己的孩子美玉无瑕,智力要超常、身体要健康、相貌要出众,等等。据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城市的调查,家长期望子女达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达90%,期望子女以后能够从事“白领”职业的更高达98%,而选择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的不足2%。
为了实现自己的高期望,家长必然要对孩子进行高强度的教育,甚至采取一些不切实际的措施和要求。这就产生了家庭中的过度教育,即让孩子学习的数量过多、内容过难、时间过早。不少幼儿纷纷被送进美术班、书法班、体操班、英语班、提琴班等等;很多中小学生则由父母聘请家庭教师,并由父母督学,因而使得孩子疲于奔命,不堪负担。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最开心的是孩子在各类竞争中取得成功,但却不管孩子的感受。家庭教育存在重学业、轻品德,重身体、轻心理,重物质、轻精神,重言教、轻身教的倾向。如果儿童难以忍受父母对他们的过多监视和干涉,必然对父母的干预作出反应,出现各种反抗或逆反行为。倘若父母只知使用简单、固执、粗暴的教育方法,则必然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疏远、冷漠以至紧张、对立,并使儿童失去积极探索客观世界的兴趣和主动性。
由于对儿童的高期望,不是建立在儿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而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期望”也就很容易成为“失望”。在剧烈的学业竞争中,在日常某些行为的比较中,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列前茅。但哪会有那么多成功者呢?相反,这只能使孩子始终处于“高压”“失败”的氛围之中,如果孩子缺少心理承受能力,挫败感就会动摇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就会产生孤独感和其他心理问题,导致儿童心理和行为偏差的出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
家庭关系不好,父母经常吵架,会破坏家庭稳定、亲切的氛围,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容易造成他们整日提心吊胆、害怕外来精神刺激、爱生气等心理特点,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父母的敌对态度,相互喊叫、殴打及粗鲁的言语,一方面会给孩子提供不好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又会使孩子怨恨父母和家庭。这种家庭环境易使儿童产生矛盾情绪,使得精神紧张。为了逃避不安定的处境,他们容易以出走的行为相对抗,或者受坏人的引诱而产生某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家长喜怒无常,高兴时把孩子捧上天,不高兴时便拳脚相加,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丧失自尊,性格扭曲。夫妻和睦时,孩子是掌上明珠,一旦反目,孩子就成了出气筒、累赘,成了推来推去的皮球,这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甚至会把孩子推到坏人圈里去。
另外,祖父母干涉父母管教孩子引起的家庭纠纷,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由于祖父母的袒护,孩子的不良性格和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同时,大人教育孩子时的冲突也可能使儿童产生矛盾心理,影响其正常心理的发展。
父母离异或一方再婚的孩子,往往会有自卑感,大多性情孤僻,不善交际,做事任性或爱发脾气.对精神刺激缺乏抵抗力,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4.家庭变故或疾病。
亲人亡故的孩子,往往会忧郁寡欢,因缺乏父母的感情温暖和关怀而使儿童身心发展迟缓,出现学习困难或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父母有久治不愈的慢性躯体疾病或心理障碍,往往会使他们的孩子比别的儿童更容易产生适应不良、行为障碍或精神疾患,闪为这种家庭生活和家庭环境易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或受到不利的影响。为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应该及早把这些儿童送到安定、健康的环境抚养。
家长中有生活作风问题或有犯罪行为的,往往会由于家庭的不良影响.使儿童辨别是非、区分好坏的能力降低,意志薄弱,从而容易接受小良影响,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甚至走上邪路。
5.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也地小同的。
(1)民主型。父母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直率、活泼、快乐、端庄、协作、有活动能力、善于和大家共事。
(2)溺爱型。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视为掌上明珠,子女多表现为依附、自私、任性、骄傲、放肆、自以为是、好吃懒做、胆小怯懦、缺乏独立精神和责任心,没有耐力、情绪不稳等。
(3)专制型。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粗暴,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会使孩子感到家庭没有温暖,容易养成抑郁、胆怯、退缩、逃避或反抗、执拗的性格,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有的甚至会变得冷酷、残忍,遇到小动物也会去虐待它,以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与不满。有的孩子还会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习气,或者以说谎来保护自己。
(4)保护型。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保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活动,子女的性格多半消极、依赖、怯懦、没有责任感,缺乏忍耐力和社会性。有的孩子遇事优柔寡断,不适应集体生活。
(5)放任型。父母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子女多愿寻求他人的爱护,力图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因而有的孩子喜欢惹是生非,有的好攻击挖苦别人,有的却表现为性格淡漠、与世无争。
(6)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使人捉摸不定,子女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甚至轻生厌世。
(7)分歧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常常意见分歧,各搞一套,会使子女无所适从,因而形成易生气、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投机取巧、好说谎等特征。
在以上各种类型的家长中,民主型家长抚养的孩子往往最幸福、快乐、正常。调查表明(石淑华等,1996),对孩子过分严厉、动辄打骂的专制型及溺爱型、放任型的父母抚养的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多。
有这样一些教育格言,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生活在批评之中的孩子学会谴责,生活在溺爱之中的孩子学会自私;
生活在仇视之中的孩子学会格斗,生活在娇纵之中的孩子学会任性;
生活在鼓励之中的孩子学会自信,生活在恐吓之中的.孩子学会胆怯;
生活在赞扬之中的孩子学会自尊,生活在礼仪之中的孩子学会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