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精心创设情境 自然融入情境

精心创设情境 然融入情境 

                    ——记岔路学校2022-2023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大教研

在这冬意渐浓的季节,我校的小语于1116日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教研活动,为这冬意增添一抹温暖。为了更好地提高校本研修质量,达成乐上课、善评课的目标,引导我校语文教研活动向高质量发展,岔路学校举行了本次语文专场研修活动。

刘星辰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她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符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教学思路清晰,学习氛围浓厚和谐,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

Cache_3ac6a7a1ac205e1a..jpg

 

一、明确一种思想——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己能读书的目的。刘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可谓是一举多得。在刘老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能有针对性去阅读,课堂中,刘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通过范读、个人读、品读、齐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图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切入点犹如是照相摄影时寻求的最佳角度。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刘老师从插图入手,让学生通过粘贴叶子和小葫芦等方式,板书不仅巧妙反映了文章脉络,无形中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突破了本课的学习目标,而且板书精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图美感受文字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明确一条思路——以“识”为主

本课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随文识字“葫、芦、棵、谢”,以及集中识字“盯、赛、感、怪、慢”等字,通过出示字典中“谢”字的含义,既然学生理解了本课中“谢”的意思,也让学生对字义选择有了初步认识。

四、创设一种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要的是葫芦》中种葫芦的人让人觉得可笑、可气,又可怜。可笑的是他的无知愚昧,可气的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可怜的是他那么喜爱葫芦,结果却一无所获。课堂教学是儿童心灵成长的反映,它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悟世界、童言描绘世界的自然产物。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出示说话训练:“当什么什么时候,这个人仍然要去看看这个葫芦。”从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老师创设的情境,学生的思路宽了,思维活了,思想跳跃了。这样,想像的翅膀也就插了起来,新鲜奇妙的言语也就流淌出来了。

课后,由朱珠老师做点评,点明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完整的、扎实的、开放的。

IMG_0170(20221120-225210).JPG

本次的语文大教研活动在紧凑高效节奏中结束,老师们有收获,有感悟,有反思。本次活动是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岔路学校全体语文老师将带着思考,带着实践,继续成长。

                                                                                                                         撰稿:王珏

                                                                                                                         校对:魏昌敏

                                                                                                                         审核: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