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活教育 打造活课堂
一、情况概述
2022年5月31日下午,江宁区岔路学校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共同参加了本学期第三次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夏明星老师执教《荷叶圆圆》,吴畅老师执教《海底世界》,两位老师深入贯彻落实“活课堂”理念进行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
听课:2022年5月31日下午 研讨:下午3:00-3:30
2.活动地点
听课:行政楼六楼录播教室 研讨:行政楼六楼录播教室
活动主题
践行活教育 打造活课堂
4.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践行活教育理念,打造活课堂教学范式,将语文要素的具体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5.活动步骤
①组长提前一天发教研活动通知,本组教师提前熟悉教材。
②两位老师执教,全体语文教师听课学习。
③评课老师提出自己对本节课的思考。
④主持人归纳总结。
6.活动要求
每位语文教师根据通知提前参阅相关教学资料,熟悉本次教研活动的听课内容及研讨主题,围绕主题准备自己的发言稿。研讨结束后积极撰写活动反思,并上传到自己的博客。
三、研讨评价
陈雪静:夏老师利用直观图片激起了孩子表达的欲望,在她一步步引导和不着痕迹的评价中学生了从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方面来观察事物。
张娜:一年级课文大都篇幅短小,不少课文的段落构成形式相同,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教法精讲一段,让学生明白一段话中的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连贯起来的,然后进行仿说。
苏阳:在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将文本向外拓展,把学生的想象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达到对文本的丰富和补充。
陈莹:吴老师注重挖掘语言文字,紧抓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
赵舒:对于字词的练习,吴老师没有局限于形式主义似的认读词语。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整个词语的谋篇布局和排列,十分精妙。
谢宜华:吴老师能够围绕文本中的重点,典型的语句,引导孩子们学习说明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篇讲读课文,语句优美,也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习这篇课文会让人感受到充满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认识本课12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图)你们看,从这里能知道是什么季节吗?你怎么知道是夏天?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荷叶。
2、这一片夏天的荷塘。这些荷叶什么样子?(圆圆的,绿绿的,大大的)形状颜色大小
3、是的,有一篇课文在一开始就说(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谁来读?读出了荷叶的形状和颜色。
4、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篇课文,它是一首诗,题目叫《荷叶圆圆》,(贴 圆圆)揭示课题。齐读。
5、人们喜欢很荷叶,相信你们也很喜欢这圆圆、绿绿的荷叶,其实还有好多小伙伴也非常喜欢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美丽的荷叶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吧。赶快打开语文书70页。
二、初读课文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有这些生字词的读音要注意,让我们读准它们。
小水珠 摇篮 亮晶晶 停机坪 展开
透明 翅膀 歌唱 一朵朵
2、课文一共几个小节?请五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能不能做到看准拼音读准音,词儿练读不拖音,连词成句读通顺。
3、(屏幕出现全文)小朋友仔细听,我随时请你接下去。
评价
4、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它讲了荷叶跟哪些小伙伴的事?请你拿出铅笔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看谁能找全?
生:讲了跟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事。(出示)
5、你一下子就找全了(掌声),请小朋友们读准它们的名字。
生齐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6、你能把它们变成一句话说出来吗?
出示:(1)喜欢荷叶的有( )、( )、( ),还有( )。
(2)( )、( )、( )和( )都喜欢荷叶。
(随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人物多的时候,最后一个用“还有”或者“和”连接。而且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说法。
3、这些小伙伴为什么这么喜欢荷叶呢?接着往下读课文。
出示词卡:摇篮 停机坪 歌台 凉伞
(三)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1、出示第二节。一共几句话?同桌合作,一人读一节。其他同学思考:小水珠把荷叶当做什么?她在荷叶上干什么?
2、你能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吗?
出示:荷叶是( 谁 )的 。
( 谁 ) 在荷叶上 。
3、你能说说小水珠为什么喜欢荷叶吗?生:像摇篮。
4、(学习:摇篮)见过吧?(图)这就是摇篮。荷叶怎么会像摇篮呢?
5、对比图。那荷叶这个摇篮里的小宝宝就是——水珠。
6、 小水珠在上面是什么感觉?舒服自在。所以课文用了一个(出示:躺)
7、能不能把“躺”字换掉呢?(睡字好吗?)
8、谁愿意把自己当成是小水珠,来读读这句话?就好象是自己躺在摇篮里一样的舒服。指名,齐读。
同桌合作自学3、4、5小节
要求:
1、合作朗读。(男生女生各读一节,再齐读一节)
2、说一说
出示:荷叶是( 谁 )的 。
( 谁 ) 在荷叶上 。
3、想一想:它为什么喜欢荷叶?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
汇报交流:
1、 此时,一只小蜻蜓迫不及待地飞来了。第三小节哪组汇报?
2、 我来读。
我来说。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荷叶可以做停机坪,所以蜻蜓喜欢。我从“立”“展开”可以看出来。(掌声送给他们)
3、①理解“停机坪”.
同学们见过停机坪吗?(课件出示停机坪与蜻蜓落在荷叶上的对比图)飞机降落的这块宽敞的地方,就叫停机坪。荷叶怎么像停机坪呢?(又大又平)
那么这停机坪上小蜻蜓就是一架——小飞机。你瞧,它立着,为什么不是趴着?(姿态优美,随时准备起飞)
3、 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让我们想起了诗人杨万里写的什么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只小蜻蜓想去荷叶上休息?指名读。齐读。
4、 你听小青蛙情不自禁唱起歌来了。(出示第四自然段)哪一组来说?
5、 我来读。
我来说。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荷叶可以做歌台坪,所以青蛙喜欢。我从“蹲”“放声歌唱”可以看出来。(掌声送给他们)
6、电视台来了一位记者,想采访一只小青蛙,谁来?
a、你为什么把荷叶当作你的歌台呢?(很大也高还漂亮)
b、那你来唱一唱吧。(指名读)注意它的姿势,谁再来试试
D、多有力的声音,真是一位青蛙歌唱家!
7、青蛙合唱团,一起唱吧。齐读这一部分。
8、 小鱼儿呢?哪一组来说一说?
我来读。
我来说。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荷叶可以做凉伞,所以小鱼儿喜欢。我从“笑嘻嘻”“游来游去唱”“捧起”可以看出来。(掌声送给他们)
9、 读到这里,小朋友发现小鱼儿和其他小伙伴的不同吗?(在荷叶下面)
10、 动作:捧起。小鱼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送给谁?为什么?多有礼貌的小鱼儿啊,它特别感谢荷叶呢?齐读。
小结:
1、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吸引了那么多的小精灵。荷叶是小水珠的——,荷叶是小蜻蜓的——,荷叶是小青蛙的——,荷叶是小鱼儿的——。不看课文,借助板书背一背这首诗。(配乐)
2、 不看板书,只看图呢?(配乐背诵)
四、巩固生字
生字闯关。
指导写字。重点写好 “朵”和“机”一个是竖弯,一个是竖弯钩。木字旁在不同的位置横和竖有什么变化。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海底世界》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知识性课文。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问句开头,点明这篇课文是介绍大海深处的情况。第二至六自然段紧扣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围绕“海底光线的变化”“海底的声音”“海底的植物差异”“海底丰富的矿产”来写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第七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也回应了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本文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结构清晰,不仅课文的整体结构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明确的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整篇课文语言优美,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学写“推”“汪”二字;
3.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能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条。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今天,吴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畅游海底世界,好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播放视频)。你觉得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谁来说一说?
2、那课文中所描绘的海底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谁来读一读阅读建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大海深处是个怎样的世界?文中哪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二、检验预习
1、看大家读得这么激情澎湃,海底的小鱼也来凑热闹啦!谁来挑战!(出示识字游戏:先指名两位同学挑战,再开火车挑战)
2、看得出来,有不少同学还意犹未尽呢!相信大家已经被海底世界深深吸引,我们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了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你找到了吗?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其实啊,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贴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三、自学领悟
那么,海底有哪些奇异的景色,哪些丰富的物产呢?让我们再去书中品味一下吧!谁来读一读阅读建议?(指名读阅读建议: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想一想你对哪段文字最感兴趣?说说你的理由。)
师过渡:边读边想,让我们开始吧!(生自由朗读)
四、探讨交流
1.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对哪段文字最感兴趣?
(一)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你为什么对这段文字最感兴趣呢?说说你的理由。(生说,指名同喜欢同一自然段的同学进行补充,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补充讲解)
(2)本段关键问题:
①本段出现了三个模拟声音的词语:“嗡嗡”“啾啾”“汪汪”
②思考:这些声音很响亮吗?能听得很清楚吗?(不能——引出“水中听音器”和“窃窃私语”,重点讲解“窃窃私语”)(贴板书:窃窃私语)
③关于“窃窃私语”:大家看,这是古汉语中的“窃”,看上去像什么?(像小虫子躲在穴中偷米吃)。
那“窃窃私语”又是什么意思呢?(私下里小声交谈。)
海里的小动物在窃窃私语些什么呢?(指名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海底动物是怎样“窃窃私语”的吧
(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齐声读,各种形式朗读)
(4)海底是不是只有这些声音呢?海底的动物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尝试用课文中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5)小结:没想到看似宁静的海底还有这么多奇妙丰富的声音,看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海里的动物各有个的活动方法
师:还有谁能说一说,你对哪个自然段最感兴趣?
(1)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海底动物呢?(海参、乌贼和章鱼、一些贝类,还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2)介绍梭子鱼:什么是梭子呢?大家瞧,这就是织布用的梭子,两头尖尖。(出示梭子图片)有一种鱼它也是两头尖尖,长得很像梭子(出示梭子鱼图片),你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梭子鱼),多么有趣的名字呀,请你叫叫它(指名读,齐读)
(3)过渡:这段话主要描写了这四类动物的活动方法(贴板书:活动方法)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呢?
(4)(我最感兴趣的是xx)xx哪些地方最吸引你呢?
【海 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我们三年级上册曾学到过一篇课文叫《富饶的西沙群岛》,里面也提到了海参是怎么活动的,谁还记得?(懒洋洋地蠕动),这种活动的方式有点儿像我们陆地上的毛毛虫和蜗牛,速度是很慢很慢的。
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从吴老师到第三排桌子的距离大概是四米,这点距离吴老师不到十秒钟就能走完,而海参却需要整整一个小时,我们感受到了海参爬行的速度是那样的慢。
【梭子鱼】 我们来看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地铁速度每小时80千米,普通火车速度每小时90千米。而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我们感受到了梭子鱼游动的速度是那样的快。
对比阅读:我们发现海参爬行的速度是那样的慢,梭子鱼游动的速度是那样的快,谁能将这极快和极慢的两种动物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齐读)
【乌贼和章鱼】别的动物是前进的多,他们俩却是往后退。(有没有同学愿意和吴老师合作着表演一下?)先请同学评价他表演的如何,师再采访表演同学:刚刚你是用什么迅速后退的?(利用水的反推力)师相机解释:当乌贼和章鱼突然向前喷水的时,水会回过来一股力,这股力就叫做水的反推力。
【一些贝类】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巴”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巴:紧紧地贴着,牢牢地粘着。)请大家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如果读得既响亮又整齐,小贝类就会来和我们见面哦!(学生读,出示贝类乘船进场幻灯片)现在你们就是小贝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呀?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呀?(带着开心的心情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齐读)
(5)配合朗读:师读本段第一句中心句,学生按小组读剩余四句话。
师总结:本段先总写“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再精心选取了最具代表性动物的活动方式进行一一介绍,表达十分清晰,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6)师过渡: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是那样的有趣,看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五、梳理拓展。
1.梳理文章脉络。
师:今天,我们去海底世界畅游了一番,我们听到了来自海底的声音、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活动的动物,你们喜欢海底世界吗!老师也很喜欢。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发自内心的说一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发世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快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剩下的段落咱们放到第二课时继续讲解,余下时间咱们一起学习一下本课的重点生字:“推”和“汪”
展示练习。
推:笔画紧凑,得一颗星;笔画间距合理,得一颗星;第二个和第三个横画之间距离较近,再得一颗星。
汪:笔画舒展,得一颗星;笔画间距合理,得一颗星;左窄右宽,再得一颗星。
3.师:短短的40分钟的海底探秘之旅即将结束了,但是我们对海洋的好奇却没有结束。更多精彩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是- _篇语句优美、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所以游戏导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教师优美地范读课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主读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把课文的字音读准。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带着问题完整自由地读一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 , 后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
三、积累语言理解内容一-合作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附之配乐朗读,增强语感。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参与到学生活动当中去,面向全体,维持好活动次序。
四、拓展课文培养想象一一练习说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组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 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比如创设情景,”老师就是荷叶姐姐” , 让学生自己当成小伙伴,进行口语交际,引发学生想象。”你希望变成什么再与荷叶、 荷花-起玩耍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合作自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本次公开课为我在教学工作中留下了不少启发和深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只是通过课本上的点滴动植物,而想形成广而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为此,我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地介绍。所以,第一课时主要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在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以及课外,我还要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广泛收集关于海洋探秘的资料,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正如“设计意图”中所说,本堂课,我是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在实际教学中,我也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件,上台表演,用自己的话说说所看到的景象等语言实践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为接下来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我尽可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海底世界,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了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和学习的欲望。
三、在教学中我时常提醒自己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能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注意创设情境,另外,让学生在比较分析、多向开放、合理想象、自由质疑的情境中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开阔、活跃的探究平台。
当然,课堂是不完美的艺术,在本次教学中我依旧存在着遗憾,如何引导更多基础较为薄弱、个性较为羞涩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是我接下来需要思考与探究的重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六、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