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卷入式”教研:教师成长的磨练场

卷入式教研:教师成长的磨练场

——岔路学校数学组第一次校内教研暨教研组长会议二次传达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岔路学校数学组提出了“可视化视角下提升儿童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主题。

3月1日上午,张云老师开设校内研讨课《圆锥的体积》,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堂进行本学期的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本节课张老师分为3大板块:画图交流,研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的必要性;实验探究,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练习强化,加深对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张云老师干净利落的语言,简洁明快的节奏,形成了自己精炼启智的课堂风格。

上课结束后组长首先对本学期的教研组长会议进行二次传达:(1)区里外出教研形式的改变:由权威式转向卷入式,每位参加教研的老师进门前领取一个号码牌。等听课结束后,由教研员随机抽取号码牌,可以对所听课的其中一节某个环节提出自己的质疑,请上课老师回答;也可以对这节课进行点评。(2)在双减背景下,我们的数学要向课堂要质量。一节课40分钟,至少要留有3-5分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如果整整40分钟都在不断地启发引导,这样的课堂只能是B级课,达不到A级课的标准。(3)本学期区里有“领航杯”数学课堂赛课活动,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老师参与。区赛暂定为5月初,4月底各个片将完成参赛教师的上报工作。请我们有意向的老师先自主申报,校内选拔后进入片赛。(4)江宁区要求各个学习开设数学“珠心算”课程,所有35周岁以下的老师可以自主申报,学校有5个集中培训名额。

紧接着数学组对本节课进行交流研讨,本次研讨一改往常事先安排好几位中心发言人老师依次评课的模式,采取“辩课卷入式”教研:我们将所有35周岁以下老师名单输入系统,随机抽取老师的姓名,可以对本节课进行点评,也可以对这节课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请授课老师进行解答。

李俊亮老师作为六年级组的中心发言人首先跟大家交流六年级组在磨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他指出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本节课内容会有两个困难:首先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是教师(或教材)给出的,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等底等高的圆柱来研究”还一知半解;其次是在应用时,一部分学生总会漏乘三分之一。针对“为什么要选择等底等高的圆柱来研究"这个问题,张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通过画一画,从圆柱中发现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存在,进面推断两者的体积关系。对学生会漏乘会的问题,张的处理方法是增加反例实验和分层练习。

车彤老师接着补充:本节课的数学实验是一大亮点,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有横向的对比还有纵向的延展。但个人提出一点建议,课堂上通过大米实验得到的应该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积”之间的关系,而非“体积”。既然本节课是研究圆锥的体积,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的语言应该更准确严谨一些。

何姝老师对自己印象最深的练习环节进行评价:“我觉得张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练习的设计,练习层次清晰而且内容丰富。设计的问题都是一些大问题,而非细碎化的小问题,如此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教师的追问也很显水平,一句“我想把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扩大3倍,是不是也行呢?”学生的思维顿时“逼迫”提升,课堂精彩纷呈。”

戴大美老师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张老师你好,我没有上过这节课,但有一个粗浅的疑惑:为何在课堂的前半段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去让学生在圆柱中画圆锥,最终只是为了引出“等底等高”来进行研究。如果是我来上这节课,我可能会直接让学生在实验组中故意准备一组不等底等高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必须有“等底等高”的前提条件。张老师你这样的设计是出于怎样的思考呢?”

张云老师也回复道:“戴老师这样的设计其实我自己也想过,但这样的话在实验的时候我需要处理的情况就会更复杂一些,也并不是不可行。只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我们最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一样的。”……

 

本次活动我们对日常的课堂教研形式进行了尝试:课后研讨不再是“个别”人的观点和指导,不再是“高大上”的精心准备好的讲座,不再是单向的反馈和被动的接受;而是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的场域,是一对多、多对多的网状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在这次改革中我们听到了一个环节不同思考的声音,看到了设计背后的智慧,明白了应该舍得“浪费”时间在学生的痛痒处。如果说数学课堂的最终归宿是提升儿童数学思维,那么“卷入式”教研的落脚之处便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每个人的磨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