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部)中高年段语文教研组活动1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部)中高年段语文教研组活动1

一.情况概述

2020年9月29日,赵舒老师执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爬山虎的脚》,这是本学期语文组第一次大教研活动。本学期以来,我校语文大教研活动的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变:由优秀教师率先执教、专家组老师全程指导;语文组所有教师全员参与,现场观摩。通过这样的教研组活动,力争提高我校教研活动水平,将教研真正落到实处。

二.活动方案

岔路学校(小学部)语文校本专场研修方案(一)

为了更好地提高校本研修质量,提升教师上课评课的能力,岔路学校本学期以赛课的要求打造教研课,用乐上课、善评课的目标引导教研活动向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学校决定将于2020年9月29日(第五周周二)在报告厅举行第一次专场研修,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主题:抓准重点  有效训练

研修组织小组

1.磨课专家组(加★者为组长)

一二年级(以下简称专家一组):徐静、金莺、张志萍

三四年级(以下简称专家二组):傅宁、王金娣、姜永军

2.上课评课组

二年级组:张娜(上课)、   刘  宝(评课)

四年级组: 赵舒(上课)、   龚丽莹(评课)

3.活动安排

时  间

内    容

教   师

地  点

1:40-2:20

《 坐井观天》

张  娜

 

 

报告厅

2:25-3:05

《爬山虎的脚》

赵  舒

3:10-3:30

评   课

刘  宝

3:35-3:50

评   课

龚丽莹

3:50-4:00

总  结

魏昌敏

4.活动要求

(1)请全体语文老师提前调整好课务,准时参会。无故不参加活动者记录在案,在月考核中兑现。

(2)活动现场,手机静音,及时记录有感想之处。

(3)完成《江宁区岔路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

三.研讨评价

刘宝:张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用生动有趣的板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了寓言故事的教学。

龚丽莹:赵老师运用画一画,演一演,看一看等多种课堂形式,带领学生随笔者叶圣陶先生仔细观察了爬山虎的脚。

四.活动素材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操”“占”等 10 个生字,会写“茎”“柄”等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语句,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领悟作者连续的观察。

 

【教学流程】

一、主题导入,激发兴趣

1.我们常说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示人文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请同学们齐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齐读),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看视频(播放爬山虎短视频)。你们认识这种植物吗?你想到了那些词来赞美它。

这是一种令人喜爱的常见的植物,今天,我们来随着叶圣陶的独特视角一起来观察这种植物(出示课题)——《爬山虎的脚》(齐读)

3.总结:叶圣陶先生是如何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来描写爬山虎的?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厘清脉络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了解每一节讲了什么内容?说一说作者观察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板贴内容)

预设:生长位置、叶子、脚

3.总结:请同学们认真看黑板,叶圣陶爷爷先写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再写叶子,最后写脚。如果你也能模仿这种结构,你也会写出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

三、品读语言,感受细致观察

1. 同学们,本文写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叶子、脚,写的最详细的是爬山虎的哪个部分?也就是文章的第3-5自然段。

2. 默读第3-5自然段,读书要求:用“_____”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旁边可以写一写批注。

3. 教师巡视,引导画好的学生读读自己画出的语句。

评:老师喜欢这样安静、富有思考的课堂。

4. 交流汇报。

*预设一: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第三自然段)

 

(1)引导:描写了爬山虎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

预设:位置、形状、数量、颜色(相机板书)

评:同学们不仅发现了作者观察仔细的地方,而且还能抽取信息了解作者写了哪些方面,真了不起!

(2)过渡:同学们,你们瞧,作者写了爬山虎的位置——(引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①认识茎和柄(书写这两个生字)

②引导抓住关键词: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出示图片)

(3)它的形状是——(引读: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①什么形状?爬山虎枝状的细丝和蜗牛的触角到底相似在哪里?

评: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真是太形象了。说明作者对爬山虎的脚和蜗牛的触角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找出了他们的相似之处。你真会读书!

②这样枝状的细丝有几根?你觉得作者怎么知道的?(预设:作者一根根数过)

(4)它的颜色是——(引读: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嫩红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不用浅红?

评:是啊,你一定也是一位善于留心观察的孩子。刚长出来的叶子是非常柔嫩的,这里用嫩红更加恰当。体现出作者用词——非常准确。(板贴:准确表达)

(5)过渡:(画一画)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如此精准,我们能不能根据作者的描述来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直接让学生根据文中语言自己绘画,课上及时展示,反馈正确的与错误的原因。)

总结:有的同学为什么能这么快画出来,画得这么准确(源于叶圣陶先生细致的观察)。是啊,细丝的位置隐蔽、数量精确、形态细小而卷曲,都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板贴。写得这么精准、妥帖的句子,你能再用心地读一读,争取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文字。还有哪些地方你想交流呢?

*预设二: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他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文字哪些词语体现了爬山虎爬的动态?

预设1:动词“触”“巴”“拉”“贴”(板书)

预设2:细丝头上变成了小圆片,细丝弯曲了。

评:你能读好这段文字吗?读得很好,听得出来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这段话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我们一起来演一演。

(2)我们可以尝试加上动作演一演:你的手臂是爬山虎的茎,手指就是爬山虎的——脚。

①请同学们边做动作,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②指名上台边说边演示爬的过程

③齐读(一起做动作)

(6)换一换:现在四个动词的顺序发生了改变,你来读一读,说一说这样改变可以吗?(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他紧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1:第一处不能把“触”换成“巴”,“触”表示碰到,而“巴”的力度比“触”大。(评:此时爬山虎的脚还是几根细丝呢,你读出了不同的动词力度不同,请你再来读一读)

预设2:第二个动词应该用“巴”,此时此时细丝变成了小圆片,很用力地巴在墙上。(评:变成小圆片后更用力了,用巴更合适,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这种力度吗?)

预设3:最后一个动词用“贴”比较合适,此时爬山虎的茎是紧贴在墙上的,因为作者还说“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足可以看出爬山虎的茎贴得很紧。

(评: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真不错!)

总结:看来叶圣陶爷爷写文章时,用词确实十分——准确。

(4)指导朗读(“触”要读得轻一些,“巴”“拉”读得有力些)

(5)嗯,读得好,演得也好,看来同学们真明白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奖励大家,老师把爬山虎爬墙的动作做成了动漫,想看一看吗?

(6)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能否换成“一步一步”?

(评:你有一双慧眼,火眼金睛,这些细微的差别都体会出来了)

总结:作者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会发现脚细微变化的过程。

*预设三: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观察仔细的地方。

(2)引读: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的时候——(齐读),触着强的时候——(齐读)。这其实是爬山虎的脚的一种变化。

(3)这种变化一时半会可以看清楚吗?(不会)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和脚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大家发现作者不仅观察十分细致,而且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4)哪里词语体现了作者进行了连续观察?

(逐渐、不几天、后来)

(5)总结: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连续的观察。(板贴:连续观察)(引出连续观察)

(6)谁来读出这种连续观察的过程?我仿佛看到了叶圣陶爷爷观察爬山虎的场景,你看到了他怎么观察的?

预设一:我看到了叶圣陶爷爷拿了放大镜看。(评:是啊,看得可仔细呢)

预设二:我看到了叶圣陶爷爷把眼睛拿下来看。(评:是啊,眼睛拿下来凑近了看)

预设三:我看到了叶圣陶爷爷早上看,吃过午饭又去看,晚上拿着电筒照着看。(是呀,长时间连续的观察,生怕错过了爬山虎的变化呢!)

四、总结提升

1.总结:同学们,大自然中的每种事物都藏着秘密,如果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一定会了解事物无穷的奥秘。

2.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写写观察日记。

五、板书设计

10、爬山虎的脚

       生长位置         

叶子                                     准确表达

               位置、数量、形状、颜色            细致观察

         脚                                      连续观察

               触、巴、拉、贴

 

于细微处见真章,在语境中落实单元要素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及反思

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连续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文需要学生从中了解连续观察的方法,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学习作者处处留心的品质。

一、找准课堂切入点

本文教学结构清晰,语言精准,是学生学习的好例文。这篇文章的作者叶圣陶同样提出了相同的观点“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如何将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落到实处呢?用哪些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语境中,让学生体悟到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和准确的表达呢?

课堂切入点很重要,它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中轻易找到一团乱麻中的线头,从而梳理好整节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有效解读文本。本课开始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熟悉的植物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习生字新词和把握主要内容是文本承载的两项基本任务。在课文文本解读中,对一篇语言艺术的感知,也不是着眼于某个孤立的部分,而应从整体出发。学生作为解读者的解读感知,只有建立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上,才能发现文本的艺术美。作者先写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叶子、脚。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应该先学“叶”,再读“脚”,但写叶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脚给予爬山虎的生命力。所以,教学设计直奔重点,先学“脚”,详学“脚”,略学“叶”。整个内容做了大调整。

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定位,既要关注学情,也要看所在的学段与单元的阅读目标要。在课程标准所划分的学段中,三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相关的阅读教学目标也是一样的,其主要区别在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文的学习要求上。部编版教材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培养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课标在四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都阐述了对观察能力培养的要求,以螺旋上升式不断提高要求。因此,部编版教材训练点更明确,层级训练更清晰,教学的操作性更强。

二、直指语言习得点

本课引导学生品悟的“得言”点是:学习作者精当和生动的表达。读“脚”的部分,理解脚的生长位置是难点。为了化解难点,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笔者采取了图片观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边读边对照,边读边讨论。结果,学生很轻松地就领悟了作者的表达特点。准确生动的表达在文中比比皆是。第三自然段从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用词准确,“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是形象的表达。

由于叶圣陶对爬山虎的脚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他才能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生动、清楚。段落中的“注意”一词就说明他有细致观察;“以前、今年”说明他有连续观察。从“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仔细看”可知作者有细致观察;“原先、现在”说明他有连续观察。由细小的脚联想到“蛟龙的爪子”,文章的表达就形象、生动了。第五自然段,作者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不几天、后来、逐渐变成”)将爬山虎“没触着墙”和“触着墙”的不同之处写清楚了。

三、重视语言积累点

教材在编排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专题组元”,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能容,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一个“主题单元”一般由导读、主体课文、读写例话和语文实践园地等内容组成,构成一个教学内容富有共同特色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相对完整的教学单位。这样的编排形式则是要我们有专题意识,把专题意识落实到语言这一载体上,要根据课文特点、课型特点,凭借语言文字,在理解、积累和运用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以小语教材单元主题为依托,超越小语教材单元,遴选资源,联系课内外,形成综合性的主题单元式学习框架,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性。

1. 借助语境渗透词语表达的妙处

语句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一些常见的词语,如果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掘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的细微差别。

在本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描写刚长出来的脚是“嫩红”的,“嫩红”这个词很容易理解,但为何不用浅红?粉红?学生联系上下文得知刚长出来的脚是像蜗牛的触角般的细丝,是非常柔嫩的,学生进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同样,第四自然段中,教师还要仔细琢磨:能否将“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显然不能换。因为人或动物的脚长出后,就不会再长脚了,走路时脚交替向前,所以是“一步一步”。可是爬山虎的脚紧贴住墙后,它的脚不动了,再长出新脚,向上生长,又紧贴着墙,这只脚也不动了,就这样长一脚爬一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所以用“一脚一脚”。

2. 建立“句感”

语文教育名家吴立岗说:“语感可分为词感、句感和篇感。”而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子教学应该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句的概念,逐步形成句感。

本文第三自然段在描述爬山虎脚的具体位置时,作者这样表述“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并找出它的位置。如: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师:你能找出具体的位置吗?

生:(摇头)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植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茎和柄。(出示图片)同学们看一看,哪部分是茎,哪部分是柄?

师:认识了茎和柄,脚的位置还能找到吗?(生上台指)

师:你找对了茎上长叶柄的地方,但是忽略了一个关键词

生:反面。

师:是啊,反面在哪里?谁再来找?

关于脚位置的句子比较难理解,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找到茎和柄,然后体会“反面”这些关键词,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出示的图片进一步理解这个句子,进而找到脚的位置。学生在积累过程中逐渐明白:有些句子单独理解颇为费事,联系上下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前后文字融会贯通地体会,便能顺当理解句义。

3. 在说与演中积累典范语段

第四自然段描写爬山虎往上爬的语句堪称经典,作者准确运用动词将爬山虎怎样往上爬写清楚:“触”告诉我们爬山虎刚开始是轻轻地接触墙;“巴”说明是用力地紧贴着墙;“拉”,借助经验常识很容易明白细丝拉嫩茎是用力的;“贴”表示很牢固。这一系列的动词和语句都精彩地描述了爬山虎脚在爬的过程中的细微变化,读完文字,学生还不能深入理解,通过边说边演来模仿爬山虎爬的过程。演完用换词的方式进一步体会脚的细微变化。

四、不足与反思

1.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仍以老师讲授课文内容为主, 也就是所谓的“教教材”。 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些互动性交流,但大多很简单直接,说说谈谈而已,很难使学生获得非常深刻的语言或思维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理清文章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同时课堂教学中设计了换词练习,以此来体会作者准确的表达。这些设计仍是课文中的内容,没有脱离文本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完成知识讲授和能力训练的实践性转化,真正体现出“用教材教”。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真实的阅读经历,通过自主、反复的阅读实践,不断体验和感受,逐步形成能力,重感悟、巧运用,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在接下来的对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种与爬山虎在某些方面类似的事物,让学生在课堂上参照课文中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现场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描写的能力、对事物有序观察和描写的能力、精准运用动词对某种事物的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和描写的能力等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在口头语言表达上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当然,也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参照课文内容的观察和描写方法,以观察日记或小作文的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和描写,这是课堂的延伸。

2.挖深语言训练点

除此之外,在《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处可以深挖的训练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使用了两次比喻来描写爬山虎的脚:“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第一次是用“蜗牛的触角”进行比喻,写出来脚外表的细嫩、外表的柔软和寻找方向的作用,不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此处的比喻主要是突出表现爬山虎的脚非常细嫩柔软。第二次爬山虎的脚就是茎上伸展出的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在外形与图画上与蛟龙的爪子很相像;第二,爬山虎的脚就像蛟龙的爪子一样坚韧有力、执着向上。也就是说,作者在课文中用了两个比喻句,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精准生动的展示,把爬山虎内柔外刚的坚韧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朴素而直白地道出了语文的秘密。从备课到上课,笔者深切地认识到上好一节语文课何其不易。在导师们的帮助下,我的理念也发生了转变:备课的视角,由关心一节延展到关注一组、一册、一个学段。备课的理念、思维不再是教学内容牵引下的细碎、零落、散乱状态,而是聚焦语文要素,着眼于构建课标要求的“用教材教”的高品质课堂。


 

五.活动照片


IMG_7252(20201104-140615).JPG



IMG_7253(20201104-1406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