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岔路学校区古诗教学研讨活动二次传达报导

且吟 且诵 且悟

——江宁区小学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二次传达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共编入古诗文129 篇,占比30%左右,由此可见现下语文教学对古诗文的重视,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视。

为深化古诗文教学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推进统编版古诗文课堂教学的研究,10月13日上午,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汤山小学举办了江宁区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我校余竞老师和朱雯丽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录像和认真记录。并于10月15日下午在岔路学校党员活动室进行了二次传达会议,将古诗文教学的技法窍门传递给本校小学语文教师:

一、深入浅出抓重点,化问题于教学中

学生对古诗文中蕴含的文字美、意蕴美的理解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对于《山居秋暝》的作者王维称号“诗佛”的理解、对于《司马光》里“击瓮破之”中“之”的代词的理解,老师们在教学时切忌强塞强记,要有效地化于教学和问题中。老师们对教学难度的把控也应重视,“小学语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值得老师们深思。

二、重视朗读,在读中激发想象,增进理解

朗读既是目标,也是手段。现代文重朗读,古诗文更甚,要想领略中华民族千百年前的古老语言文字的魅力,朗读是重中之重。例如《司马光》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提到,跟着老师读课文。朱老师在教学时就落实到位了,带着学生一句一句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再如毛老师教学《山居秋暝》时配上图片朗读,王校长配上音乐朗读《少年中国说》,用多种多样的手段让学生读、诵、背,内化语言文字进行积淀,带着情感走进古文字。

、古诗文不必与语文要素强行牵连

古诗文生成的年代太过遥远,不论是作者的写作背景,还是遣词造句的方式,都与当下大相径庭,小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既然作品本身难度已经很大了,老师们在教学时就要适当减轻学生的负担,不必与语文要素强行牵连。

四、充分解读文本,适度补充背景

学生对古诗文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感悟及作者写作用意的理解,免不了要依托于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所以适度补充背景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尤为重要。在教学《少年中国说》时,王校长通过补充戊戌变法后民族危亡空前严重的情况帮学生理解当时写作背景,通过补充当前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帮助理解课后选做题:梁启超的心愿实现了吗?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强大的祖国已挺起了胸膛,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情强国志便在学生的心中升腾而起。

五、老师作“平等中的首席”,真正关注学生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是对老师新课程理念对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要求,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三位老师真正做到了基于学生、关注学生。如王校长教授《少年中国说》时让学生提前写好疑问,自己把这些疑问进行整合,在课堂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朱老师执教《司马光》时,关注理解困难的学生,在请其他学生讲解后再次请那个学生回答,直到他理解。老师要学会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培养孩子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让孩子得到真正的积累与成长。

此次古诗教学研讨活动二次传达活动“干货满满”,江宁区教研室的周爱华老师关于小学古诗文给一线教师们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方向,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方法,同也指出了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误区,相信一定能为更多在古诗文教学中迷茫的老师们解惑。(撰稿:朱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