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道传染病   | 
| 
 基本介绍   1、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3、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哪些?     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4、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如何预防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 
                                                     江宁区岔路学校医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