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5)
1. 时间:2018年11月20日
2. 地点:教学楼314办公室
3. 备课内容:
陈雅婷大教研研讨
四、参加人员:三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共12人)
五、主讲人:陈雪静
六、集体备课内容:陈雅婷大教研研讨
一、情况概述
本周四,陈雅婷老师在三(6)班执教了我校语文低年段第二次大教研,课题为《做一片美的叶子》。金波老师的《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首文质优美、托物言志的散文诗。语言清新、自然,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认为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怎样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味文章的语言美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综合评价
陈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完整,准备充分,过渡语优美自然。但是教学流程中,朗读训练不够,读写没有结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三、教学设计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做人要像叶子那样朴实无华、无私奉献。
2.学会本课的新字生词,会读、会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会分析重点句。
3.提高理解词句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体会其中的道理。
2.展开合理想象,谈谈对课文的认识。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填空:( )的叶子
嫩绿的叶子 扇形的叶子
形状各异的叶子 火红的叶子
枯黄的叶子 浓密的叶子
总结:哦,原来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叶子是这样的,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出示板书美)老师有很多愿望,其中一个就是想做一片美的叶子,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希望做一片美的叶子的。
2.复习词语。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认识了,齐读两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同学们读的很美、和有节奏感,带着这样美的感受一起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地方多读两遍。思考:叶子美在哪?
A.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1) “不同的叶子”有哪些不同的叶子呢?
叶子有哪些颜色呢?各式各样的颜色,用一个成语形容叫——五颜六色。
叶子有哪些形状呢?各式各样的形状,在课文里有一个四字词语形容它,叫——形态各异
(2)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做的是什么工作呢?叶子的作用是什么?
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理解“生命的乳汁”,那是生命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树叶借助阳光可以产生像乳汁一样的养料,有了这些养料,大树才会茁壮、葱翠。
简介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分析: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些养料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3) 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老师不太理解,“奉献”是什么意思呢?
(奉:金文作「 」者,從廾、丰聲,像雙手舉丰貌。「廾」是舉起雙手行禮,有尊敬的意思;「丰」是草木茂盛的樣子,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金文另一字形作「」,也是像人雙手舉丰的樣子。——恭敬地用手捧着。)
板书:“奉献”奉献这两个字书写上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
(4)怎么做才叫奉献?(恭敬的交付)不要求回报,一直在默默地付出。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填空还可以怎么填。( )的叶子(可以填无私奉献、朴实等。)(板书:无私奉献。)
(板书:精神美)
B.文章里还有哪个句子写了大树很美?
1.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句子,觉得特别美!所以把这一段变成了一首小诗。a.和老师一起读一读。b.同桌互相读一读c.谁来美美的读一读d.老师给小诗配了美美的音乐,一起美美的读一读。
绿叶为大树而生。 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 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 秋叶变黄; 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2.思考:为什么说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绿叶为什么,夏天的,秋天的,冬天的? 春天:嫩绿,远看大树像一朵绿色的云。(装点着大树) 夏天:生机勃勃,乘凉,生命的朝气蓬勃 秋天 :增添色彩,丰收的喜悦 冬天:新的希望。落叶归根当养分。 |
3.释义:“回归(回到原来的地方)大树地下的根。”:冬天叶子凋零,落到地面,腐烂变成养分继续滋润着大树。——树叶为大树而生。
让老师想起一句古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改成“落叶……护树。”
4.总结:绿叶挂在树上,为树木输送营养,同时也将树木装扮得格外美丽。即使绿叶干枯离开了大树,它也是叶落归根,将身体化作肥料滋养大树,使来年的大树更加繁茂。
5.是的,叶子的美体现在外观美、精神美这两个方面,让我们怀着赞美的情感来朗读5-6段文字吧!
C.过渡,无数的叶子凝聚成了美丽的大树,大树也为叶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找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1.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标红标绿)这写的是谁的作用?
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写的是谁的作用?
2.为什么有的标红,有的标绿呢?标红的是什么,标绿的是什么?——
大树(整体)叶子(个体)
3.为什么一会红色在前,一会绿色在前呢?
4.生活中有许多像这样的整体与个体,老师也带来了三棵大树一起填空。
填空:班级——我们,学校——学生,家庭——我们,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 )把( )结为一个整体。
( )在( )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5.假如你就是大树上的一片美丽的叶子,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6.诗歌不仅美,还很有哲理呢。知道么?其实我们的社会就像大树,为了这棵大树更加美好,很多人都像叶子一样我们默默奉献着。
总结:完成填空:我们每个人都像( ),为生活的( )输送( ),让它茁壮、葱翠。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7.为什么说“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一棵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要得到阳光的照耀,下要得到土地的滋养,这样才能茁壮成长。
那把我们班级看做一颗大树,什么是太阳,什么是土地呢?
8.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装点着生活的大树。我们的脾气、特点、性格等各不相同,正如一棵树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但是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就是各尽其职,无私奉献,使生活的大树茁壮成长。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大树,(引读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20.做一片(美)的叶子
外形美
精神美 无私奉献 奉献
四.教学反思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反思
《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简约冼练,诗一般的语言极富启发性。这样的文章,切忌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我设计的初衷是从整体入手,在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诗意在课堂上生成,涌动,回荡。但执行的效果不太好。反思自己我认为在关注学生方面做的很不理想。
好的老师上课就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的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的境地。学生如沐春风,课堂气氛其乐融融,给听课者强烈的感染。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思维的碰撞,学会原来自己一知半解的内容。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心中有爱,眼里有学生。而在我的课堂上由于太想学生跟着我的思维走,以至于没有充分关注学生。当学生已经深入到文本学习的时候,我没有更加深入的挖掘,反而抽离出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一知半解。
反思自己的教研课,我认为今后在文本解读方面要多下苦工,要懂得孩子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课堂上要循循善诱,不能牵着孩子走,这样会失去许多语文课的趣味。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泼冷水,要学会更合理的引导。要善于激发疑问,让孩子在老师的点拨中学会思考。这样课堂的氛围会更加和谐,学生会更加自信,学习的内容也会更加有层次且丰富。
对于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来说,要爱语文教学,要热爱孩子,并要扎根文本,扎实语文教学素养,“把自己教成孩子。”
五.低年段语文组讨论学习材料
《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通过对叶子的形态美和精神美的描述,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片美的叶子。陈老师在教学中关注重难点,层次递进,来引导学生理解主题。
陈老师的课立足于文本,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在教学“绿叶为大树而生……”这一段时采用了师生配合读、自读、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配乐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积极性,陈老师还将课文段落变成了一首诗,但是在这一部分的评价是“读的清楚,声音好听……”如果教师能够有感情的师范一次会更有效果。
陈老师在教“为什么绿叶为大树而生”分四季来讨论时,在学生说完后都有总结,这很必要。特别是引用到一句诗“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树。”很贴合课文。但是这个提问内容让孩子不是很明确,如果改成“绿叶给大树带来了什么?”会更好。配合幻灯片,出示填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叶子为大树 。孩子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也会更贴近文本。
本文重点教学了生字“奉”。教学由古文字到图片到动作同时联系到主题,这一点很好。如果做动作时有奉献哈达这样的理解,学生会更加印象深刻。对词语“奉献”的理解可以更深层次。“奉献”一词可以与课文中“绿叶为大树而生……”这一自然段反复关联,最后烘托出主题——奉献美。这样的设计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会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