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学习力

一、情况概述

2018年11月16日,吴萍老师执教年级上册《认识厘米》,本次教研

紧紧围绕“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学习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虽然吴老师是今年刚刚工作的新教师,但是展现给老师们的是一节优秀并且值得学习的课堂,赢得了满堂彩。

二、综合评价

中心发言人:孔令燕

教学1厘米时,用两手轻轻捏住小吸管,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长,抽出小吸管,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在手、脑、眼、耳多感官的配合下,使抽象的感念具体化。

  1. 创造尺子

标的尺子上只有刻度没有数字,通过量蜡笔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在尺子上

标数字会比较方便,学生标的时候出现两种情况:从刻度0开始标,从刻度1开始标,这两把尺子都量出蜡笔的长度,只是从刻度0开始标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物体的长度,这个环节吴老师设计的非常用心。接着对比观察这种完善对尺子的认识,这是主动的学习。

  1. 测量

在测量环节,首先通过在尺子上找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明确

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有了这个认知基础后学生测量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了。

整节课,不管是从教学设计上还是教师的状态、学生的掌握情况都很好。

三、照片收集

精彩课堂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21436352\FileRecv\MobileFile\IMG_4352(1).JPG

研讨记录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21436352\FileRecv\MobileFile\IMG_4353.JPG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1~62页例2、例3、例4,第62~63页“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测量工具,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几厘米大约有多长。

2、初步学会用厘米测量物体的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独特的思考与创造模式,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厘米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学习单、尺、1厘米长的小吸管、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熊大和光头强)有一天,熊大抓住了光头强,因为光头强最近又干了一件坏事,他偷了熊大家的蜂蜜,并偷偷地藏了起来。熊大生气地质问光头强:“你到底把蜂蜜藏到哪儿去了?”光头强只能老实交代:“只要从树下的石头开始,向前走5个脚长,蜂蜜就藏在旁边的草丛里。”于是,熊大决定去找一找,我们帮熊大一起数一数,1,2,3,4,5,走了五个脚长,翻开草丛,蜂蜜在哪儿呢?熊大气冲冲地把光头强带到现场,对他说:“你走给我看看!” 光头强也走了5个脚长1,2,3,4,5,蜂蜜终于找到了。

2.熊大感到很疑惑,光头强找到了,我怎么没找到呢?谁能解答这个疑惑?(指名1人或2人) 你真是一个小神探!

3.小结:是的,他们的脚长不一样,也就是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看来在度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

二、新授

1.初步感知1厘米

(1)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瞧!这里有一根1厘米长小吸管,跟着老师一起来玩个游戏。请你拿起小吸管,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捏住,接下来听老师说,先不动。我们把小吸管抽出来,两个手指保持不动,一起来数123, 这时两指之间的这一段长度大约就是1厘米,就像一张张开的小嘴巴,我们看一看、记一记1厘米有多长。好了,小嘴巴闭上,1厘米回来,1厘米回来了吗?我们把小吸管放进去检验一下。检验出来是1厘米的向老师点点头。

   收起你的小吸管,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记住的睁开眼(轻声慢慢的)。考验你的时候到啦,小嘴巴准备好,1厘米回来,老师的小吸管要来比一比喽。

(2)现在我们已经和1厘米成为好朋友了,请你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找到后用小吸管比一比,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有谁找到了?橡皮的短边大约1厘米、田字格的边、订书钉的宽大约1厘米。小朋友们找到的真不少,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有1厘米,请小朋友们伸出食指,看一看食指宽大约多长?1厘米。(图片放大)

根据刚才的寻找,你对1厘米有感觉了吗?(板书1厘米),说说你的感觉。看来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2.创造尺子

认识了1cm,我们就可以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了!请你用这些1cm小棒量一量绿色纸片长边的长度(拍照片)。请这位小朋友来说一说,这条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怎么看出来的?你真会思考,掌声送给他。

刚才我们用小吸管量出了纸片的长度,你能用小吸管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吗?有同学有话要说/你准备怎么量,给你很多很多的吸管呢?如果方便测量,人们把很多1厘米连在一起。这条线段的长度是?(1厘米)我们画出它的端点,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端点画长一些。这一段是?(1厘米),这一段也是?(1厘米)我们画出很多1厘米的线段,慢慢就出现了尺。尺上小竖线叫做刻度线。尺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ipad上画)。

你能看出蜡笔有多长吗?请你数一数iPad上画),其他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一起数(1.2….7)刚才我们是一厘米一厘米来数的,方便吗?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眼看出是几厘米呢?(标数)真是一个好办法!

那就听你的,拿出尺子,像老师一样刻度线在上面,在刻度线下面标上数字(找出从0与1开始的尺子)。老师看到了有两种尺(拍照放大展示),你是怎么标的?从0开始的(圈0),和他一样标的同学请举手。从1 开始的(圈1)。我们分别用这两把尺来量一量这支蜡笔,用上面的尺量是几厘米(7厘米),用下面的尺量是几厘米?(8厘米)。哎,同一支蜡笔怎么量出来的长度不一样呢?到底是几厘米,跟老师一样,伸出你的手一起数一数,上面的是7厘米,下面的也是7厘米。都是7厘米,哪把尺子能让你一眼看出7厘米?

所以,为了方便测量,尺子的起点都是从0开始的!数字0叫做刻度0,数字1表示刻度1,那2呢?3呢?8呢?反应真快!不是这样标的请你改过来。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尺子,以前伟大的数学家创造尺的时候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小朋友们真厉害,给自己来点掌声。今天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我们平时用的尺子,比一比、看一看我们创造的尺子上面缺少了什么?(短刻度线——这与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相关,以后我们再继续学习;cm)(板书1厘米=1cm)  

3.测量              

我们继续来看,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1厘米吗?在尺子上指一指、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厘米。说完后像他们一样坐端正,老师来看看谁坐的端正就请谁来画一画,请你来画一画。(平板上画一画)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1厘米,你能找到2厘米吗?如果他画对了就鼓掌通过。现在规定只能从刻度0开始,你还能找到2厘米吗?他是从刻度0画到了刻度几?从刻度0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5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刚才我们从刻度0开始找到了2厘米、5厘米、10厘米,你有没有什么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你的发现真了不起,把掌声送给他!

带着你的发现,请同学们完成学习单上的第1题。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①刚才老师在下面看见有同学这样量的,你有什么想说的。(没对准刻度0)②还有一个小朋友这样量的,对吗?(尺子——尺子要和物体对齐 )③现在对不对?(刻度0出发,对齐)所以它的长是几厘米?(拍照片放大)谁来说一说,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时要注意什么?现在请你再量一量较短边的长度。  

刚才老师在修改尺上数字时,不小心把尺撕坏了,现在这把尺还能测量物体长度吗?谁来帮帮我?(把大纸片和断尺给学生拍照片)现在尺子放好了,你看看是几厘米?为什么?(一厘米一厘米数,5-2=3)我们来看,从刻度0到刻度5是几厘米?去掉前面的2厘米,就是几厘米                                              

   4.画线段

   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用尺量线段的长度,那你能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吗? 试着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好了吗?你是怎样画的(放大拍学生画视频)他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的?你看得真仔细!我们要画几厘米的线段,就从刻度0画到刻度几。我们画的是7厘米的线段,最后要在线段上面写上7厘米。谁来提醒大家,我们在画线段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老师也画了两条线段,是7厘米吗?接近几厘米?也就是说比7厘米(长一点)。再看看,第2条线段,它的长度是多少呢?(比7厘米少一些)像这样比7厘米多一些或者比七厘米少一些我们可以说它大约7厘米。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你知道吗?在我们身上也有尺呢。这就是我们身上的两把尺。(出示两幅图)伸出小手,摸一摸你的手掌宽在哪里?把大拇指和中张开,两指之间的距离就是拃。拿出你的尺,量一量你的手掌宽和拃大约是几厘米,在学习单上填一填。下课后带着你身上的“尺”去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大约是多少厘米。

   还记得一开始“熊大和光头强”的故事吗?要想知道熊大和光头强分别走了多远,还用厘米作单位的话就不太合适了。那么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时,需要怎样的长度单位呢?我们下节课会继续研究,下课!

五、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学生是初次接触,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完全是新的内容,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至关重要。本节课通过学生的操作体验,他们不仅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还学会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在测量活动中,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而且学习的非常投入,并自主延伸到生活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由此,我对这几课进行一次反思:
   1.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动画片情景引入教学内容,我采用动画片“熊出没”创设情境:光头强偷偷藏起了熊大的蜂蜜,告诉熊大:“只要从树下的石头开始向前走五个脚长,就能找到蜂蜜。”可是熊大从石头出发走了五个脚长,并没有找到蜂蜜,而光头强从石头出发,走了五步却找到了蜂蜜。通过动画为切入点引入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为什么同样走五个脚长,光头强能找到,熊大却找不到呢?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度量物体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度量标准,也就是长度单位。
   2.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习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1厘米有多长,我让学生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1厘米的小吸管,然后轻轻的把小吸管拿走,建立起1厘米长度的表象。然后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从而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
   3.活泼的课堂氛围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的特质,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尺子,让他们在亲自尝试后,从而使课堂教学轻松活泼,易于接受,避免乏味无趣的授课。
   4.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不够简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教学后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建立一厘米的表象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一厘米,举例数量较少,学生找到后应让学生自己介绍发现,这是其一;其二,大屏幕上展示的1厘米与实际的1厘米不同屏幕上的1厘米被放大了,可做适当说明;其三,拍摄学生画7厘米长的线段后,应让学生自己说说是如何来画的;其四,重复学生的发言还是比较多,这点也是我不满意的地方。没有近乎完美的课,但是我将继续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