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数学组教研组活动(1)

一、情况概述

2018年9月19日,孙平老师执教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次大教研。本次教研紧紧围绕“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学习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也是使用智慧平台的一节展示课

二、综合评价

张云老师

优点不漏:

1.智慧课堂的运用熟练,与课堂内容契合,能及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对比。

2.老师教的痕迹轻,大胆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缺点说透:

1.教师语言不够精炼,有效提问较少。

2.课堂掌握再提高一些,学生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

杨志燕老师

优点不漏:

1.孙老师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

3.注重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缺点说透:

  1. 多一些组织教学。

  2. 小组加星要进行评比。

吴萍老师

优点不漏:

  1. 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适当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1. 表扬方式多样,不仅有丰富的语言表扬,而且有整组的加星评比,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智慧课堂设备运用巧妙,采用投票来收集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快速、

准确,形成的统计图启发学生思考。

三、照片收集

精彩课堂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21436352\FileRecv\MobileFile\IMG_1631.JPG

研讨记录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21436352\FileRecv\MobileFile\IMG_1636.JPG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一41页例1、

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第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学生分为4-6组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谈话:同学们:为了清楚地弄清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
   2.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3.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学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
   谈话:除了可以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板书:制作统计表)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呈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统计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说明: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一般还要计算合

计数,它表示各项目的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这里合计数46人,是统计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全班总人数。
   过渡:如果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制成什么?(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1)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条形统计图,大家讨论一下: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
   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都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2)说明:完整的条形统计图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这里标题是“某班向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2)一般在统计图的横向底线和纵向左边线上分别表示出项目和数量,这里沿横向底线表示项目,沿纵向左边线是表示数量的刻度,这里每格高度表示2人;(3)用直条表示数据是多少,直条长度要根据左面数量的刻度确定。
【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初次接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手机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需要了解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达数据的方式,否则会影响学生在统计表里和统计图上正确地表达数据。因此教学设计展示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张统计表和一副统计图要“有哪些要求”“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怎样表示数据的”,了解其结构好数据表达,使接下来自己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有知识基础。】
   2.指导学生完成条形统针图
   引导;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吗?那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描图,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呈现学生的统计图交流、检查)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指出:在统计表里表示数据,一要注意正确填写每个项目的数量,二要注意正确计算合计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数据,一要看清各类项目的位置。在对应的位置上表示相应的数据:二要根据每格表示几确定条形画多高,准确表示数据;三要在直条的上部标出表示的数量、不管是统计表还是统计图,都要注明统计的日期。
   3.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说明:从统计表和统计图里,除了可以知道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各有多少人,还能知道最喜欢哪几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比较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少,喜欢同类节目的人数相并多少等。所以统计可以知道许多想知道的信息,不同的统计又可以知道不同方面的信息。在学习、生活里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4.认识特点。
   引导:请大家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统计表用表格填数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板书:统计表——填数表示 条形统计图——直条表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数据,而条形统计图因为是用直条表示数据的,所以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直观 形象)
   (三)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向题,讨论解决办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利
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
   活动: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每位学生用画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在组内检查、核对记录的数据,全组统一结果。                          (2)全班汇总记录的数据,教师引导算出全班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   3)学生根据全班调查的结果,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交流完成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注意标题和日期;填表、描图等有错

订正。
4)引导: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先在小组里互相说

一说。
交流:根据统计,你了解了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哪些情况?哪个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自己班里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

受统计数据的过程:收集数据、汇总数据、填统计表以及画统计图,通过亲手操

作和亲身体验,再次熟悉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结构和数据表达。】
2.做练习七第1题。

让学生阅读练习七第1题,了解统计内容和数据;在小组里讨论下面的问题

还能想到什么
交流:第1题统计的什么内容,你了解哪些数据?
除了星期六和星期日外,每天的用水量大约多少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说

明可以看这五天每天的用水量,大多数是11吨,其余比它多点或少点,所以可

以说大约11吨,也可以说成大约10吨)
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四)课总结
   1.总结收获。
   引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对于统计,你有哪些体会?
   指出:我们这节课,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知道了它们各由哪些部分组成,学会了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明白了统计表填数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相关信息,便于我们分析向题.知道条形统计图除了能表示出数据,还可以更形象反映各项数量的多少。在日.常生活里,有许多内容都可以统计,经过统计的数据是可靠的,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一定的信息和情况,因此当要了解什么数据时、就可以用统计方法解决。
   (五)板书设计: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数据的分段整理 (画正字)

统计 条形统计图
写标题和日期 标题和日期
统计项目 横向表示项目和纵向数量
填数表示的数据 直条表示数据
四、教学反思

本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正式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尤其是条形统计图中横轴、纵轴表达的意义及制作条形统计图时直条对应数据是本节课着重要突破的知识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突破难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以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真讨论真探究了

与以前类似教学相比,统计教学往往热闹有余,而思考不足,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升。我认为这节课学生是有收获的。知识的难点真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紧扣难点,围绕“1、你知道纵轴上的这些数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2、标数据的直条该如何确定高度呢?3、为什么要在直条顶端标出相应的人数?”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再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发散他们的思维,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完成后用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请同学互相观察“他画的好看么,符合要求吗,完美吗?”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让他们指出同伴们的优缺点,我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碰撞。

在大组交流中不断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纵轴上数量的设计,提供一组数据,请学生来设计纵轴数据,即一格表示多少数量,要参看原始数据,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准确定位直条的高度。沟通学生知识储备,运用平均分的知识准确把握数据,从而定位直条的高度。

不足之处:

学生能学的教师最好不讲,时间上之所以没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统计过程,还是教师没能做到精讲,不相信我们的学生,自认为有些内容非讲不可,这还是受应试教学的束缚。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不够到位,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在获得统计数据之后,能发现数据所蕴含信息的愉悦体验,以及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延伸还要加强,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的设计是可以灵活处理的,这点也应让学生予以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