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况概述
2018年3月14日,张云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确定位置》第一课时,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次大教研。本次教研紧紧围绕“活课堂”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二、综合评价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基础上,教学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导入部分,张老师利用视频抛出了:在海上军舰是怎样确定炮弹位置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新授部分,让学生根据语音表示出敌人所在的位置,第一句北偏东,学生只能确定一片区域,第二句:30度,结合两个条件将敌人锁定在一条线上,在这一环节,张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生生交流争辩北偏东30度的画法,很是精彩。第三句语音说的是,距离15千米。三个条件,在张老师的精心安排下,使学生有了从面到线再到点,再确定位置的认识。
导入和新授部分,张老师设计的很巧妙,但最精彩的部分是在练习部分,第一个练习,利用书本练习九的第一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第二个练习和第三个练习,利用东京大地震和生活中常见的外卖问题进一步拔高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外卖中互为观测点的问题更是难点中的难点,但是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
《数学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才体验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知识出发,拉近教材和生活的距离,把生活中鲜活的数学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中,赋予数学生活化。
三、教学设计
(一)激活旧知 ,引出课题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确定位置
谈话: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学生作答。
张老师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比较火的电影《红海行动》,里面有一段引起了我的思考,咱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
谈话:在这段视频里无论是拦截敌人的炮弹,还是瞄准山上的目标,都没有列和行,想一想(PPT呈现问题)如果一个物体处在没有竖列和横行的环境中,我们还能确定它的位置吗?
学生发表自己想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理解含义
激趣:假如你是战场上的一员,要想确定敌人的位置,你觉得需要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张学习单,确定比例尺及观测点位置。
播放第一段语音:北偏东。
引导:请在图上表示出敌人可能的位置。
请生上台标
追问:还有其他可能吗?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说出有无数种可能)
说明“北偏东”的位置
相机介绍“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表示的区域。
小结:根据第一段语音,我们只能确定敌人可能位置是在这一个面,能否确定具体位置?
2.确定位置
播放第二段语音:30°
引导:请你思考并画出敌人可能的位置(生上台画,介绍自己的想法,不同意见的发表想法)小结:现在咱们把敌人位置锁定在这条线上,为咱们的努力鼓鼓掌。还有最后一段语音,最后一次机会,看你们能不能把握住,确定敌人的位置。
播放第三段语音: 距离15km
生上台画。
谈话:现在能确定敌人的位置了吗?
小结:回顾一下咱们确定位置的整个过程,先是确定了一个——面,接着锁定了一条——线,最后确定了一个——点,想一想,(PPT呈现问题)在这个由面到线再到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来确定位置?(方向、角度、距离)有一个前提,得知道——观测点(手指观测点)
提问:现在你能描述出敌人在你的什么位置吗?
(三)练习巩固,内化知识
1.基本练习
你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了吗?试试看
PPT呈现飞机雷达图,学生描述位置。
2.深入练习
过渡:看来大家都会表达了。其实数学呀,不仅仅是存在于咱们的课本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数学,PPT呈现: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意思就是——(生表达)
谈话:是的,张老师就有这样的体验。周末的时候张老师点了一份外卖,外卖员到了小区找不到我的具体位置了,我从美团外卖的地图上观察到我们处于这样的状态(PPT呈现)。你能描述出外面员在我的什么位置吗?
那我该怎么告诉外卖员我在他的什么位置呢?
提问:观察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当两个物体互为观测点,我们描述位置时,什么不变?(角度和距离)方向呢?(相反)
3.巩固练习
谈话:你看,不仅生活小事中有数学的身影,国际大事里也有。2016年日本发生了7级地震,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要去帮助救援(PPT呈现)
组织表达:你能具体描述出地震中心在东京的什么位置吗?
小结: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1.拓展知识
那么思考:如果张老师只告诉你目标在观测点15km处,能确定具体位置吗?
追问:能确定在什么范围呢?(以观测点为圆心,15Km为半径的圆上)PPT呈现。如果只告诉你北偏东30°呢?能确定什么?两个都告诉你呢?回到咱们刚开始说的“数对”,如果张老师只告诉你目标在第4列,只告诉你在第7行呢?两个都告诉你呢?
小结:你看,在平面上,无论是用数对还是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都是需要两个维度才能确定一个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咱们把平面称为二维空间的原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数学的海洋中还有很多奥秘等着你去探索,今后到了初高中,你还会遇到坐标、极坐标等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油吧!少年们!
四、教学反思
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记一次大教研
大教研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检测自己的考验。虽然今年才是我工作的第四年,随着教龄的增长没有了当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稚气,却也失了那份勇气。越来越不敢上教研课、公开课,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四年来听过太多优秀老师的课,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领略过很多大师的风采,或严谨机智、或亲和风趣。他们的课堂,或妙趣横生,或学味儿浓厚。大师的课堂虽各有风格,却有这样一个共同点:深挖教材,抓住知识的本质,并能设计出夺人眼球、贴合教材的环节。而我自认还没有这样的功力,所以越来越不敢轻易在他人面前“献丑”。
但人总要逼着自己一路在踉踉跄跄、跌跌撞撞中成长。有“受伤”才会有“经历”,有“经历”才会有“成长”。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这节大教研:六下数学《确定位置》的第一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
曾听过周卫东老师上过这节课,很精彩。故事情节引入,由于信号不好导致断断续续的三段语音在制造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依次呈现出了本节课的三个要素“15km”、“30°”、“北偏东”。于是自己尝试理清他的思路,小心翼翼地模仿着上了一节,发现这种环节并不适合我,而我也无法制作出那么精良的课件,只得改变情节,导入部分加入了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电影(红海行动)的片段试图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让他们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新授部分,我改变了三个要素呈现的顺序,首先给出“北偏东”,相机介绍四个方向的区域,接着给出“30°”,将敌人锁定在一条线上,最后给出“15km”。让学生经历由面到线再到点的过程,自我感觉这样上反而更适合我的节奏。在自己百度相关教学视频时发现张齐华老师也提出了这样的设计,心里窃喜了一番,为自己对知识把握上的成长感到高兴。
试上之后请师父来听了一次课,她指出在呈现三段语音前最好让学生自己产生需求,然后再由老师提供条件。“外卖员”和“我”互为观测点的练习属于难点,应该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这次上课没有完全依赖师父,而是在自己准备好了,觉得课差不多成熟了才请师父给与指导。我想,成长的前提是自己有思想,必须自己体验一番“碰撞”,才更能理解他人所提出的意见。所以师父提出指导性意见的时候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我想,这就是成长的感觉吧。
遗憾的是,新授部分预设的生生之间的争辩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效果,所以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孩子,课上的反应和效果是不同的。在雷达练习题的部分,在出示了飞机A的位置后直接让学生“开火车”,没有给学生消化新知的时间。如果详细地教学飞机A的位置之后再去让学生说,或者把这道题呈现在学习单上,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开火车,效果会好很多。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让我成长的课。学习,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