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6)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活动(6

时间2017121

二、地点:五年级一楼大办公室

三、备课内容:语文课堂板书设计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及原因探索

四、参加人员:五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共12人)

五、主讲人:王莉

六、集体备课内容:

(一)课堂板书设计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使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致使语文教学中以课件替代板书者不乏其人,而黑板上一字未写,教学主要内容全部在课件中体现,值得质疑。这样做,削弱了传统教学板书的作用。其实,无论教学媒体如何先进,传统板书作用仍然不可取代,不可忽视。事实上,所有的直观教具中,要数黑板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但是也许就因为黑板过于为人们所熟悉,以致往往被忽视或使用不足。

2照搬照抄,缺乏创造

板书设计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只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对其进行提纲挈领的概括。有的教师贪图省时省力,备课不深入,只涉及皮毛,便急于查找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书,不分教学对象,不看教学时数,不分文体特点,不看设计优劣,照搬照抄,导致单调呆板,缺少创造性、灵活性。

3板书内容简略,不能体现教学需要

很多新教师只板书了课题,其它内容都在课件或板贴上,板书不能真正反映讲课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不突出。

4板书内容冗长,缺乏提炼

一些教师虽没有照抄照搬教参,但误以为板书越多越好,板书越详尽信息量越大,恨不能将讲述内容全都搬上黑板,而不善于抽取关键词语,浪费了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

5.板书讲写脱节,切入不当

教学过程中,有些新教师不讲究板书的切入时机,存在过早板书或滞后板书的现象。

6板书设计形式单调

具体表现为板书设计的结构不丰富,只有主体板书,没有相应的辅助板书手段。有的老师板书形式单调,不善于利用彩色粉笔来刺激学生的感官

(二)课堂板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现代化条件下的技术冲击,导致传统板书功能的弱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多媒体空前超强的信息量,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媲美的,另外它一改传统教学手段单调僵化的面孔,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了教师们的钟爱,致使语文教学中以课件替代板书者不乏其人,语文传统板书的运用在有些课堂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2教师对板书的价值内涵把握不清

板书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教法,其实它将在学法指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更关注动态的生成,要求教学中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板书内容,这样能激发学生多向思维,促进多元解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的话语霸权,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中,要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需要伴随学生阅读、思考、解答、推敲等,序列性展开,逐阶段呈现,贯穿于教学始终,最终水到渠成。

3.没有处理好板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板书是教材的反映,要设计出好板书,首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板书又是教材艺术化的反映,因此板书要“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板书不但要表现课文的“信度”,更要通过板书的创意,给予学生的“审美”影响。

4没有处理好板书与讲课的关系

板书内容设计必须与讲解紧密结合。板书设计要考虑先讲后书、先书后讲、边书边讲、边讲边书等问题,以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5没有处理好板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在内容上,板书设计要求紧扣课文内容。而在表现形式上,板书设计要求线条流畅,结构新颖等等。因此,板书设计既讲究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一般情况下,设计板书时,两者要相互配合、彼此关照,相得益彰。

针对课堂板书中出现的问题,我组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针对自身课堂板书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期待板书能真正成为“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一堂课的眼睛,学以致用的津梁。”

七、照片采集:

集体备课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