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品德集体备课活动(2)
一.情况概述
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围绕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品德学科中的应用,我们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共同设计《家庭树》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大家集思广益在这节品德课中哪里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方式,怎样开展最有效。然后由魏蔚老师执教实践。
二.综合评价
这是三年级关于认识家庭成员一课,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关系应该有所了解。但是孩子们有的实独生子女,对于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不是很清楚,需要在小组中学生通过活动巩固认识,教师做好指引。
这一个不能单纯的上成关系介绍课,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四人小组,同座位之间,全班同学的比拼活动来调动学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活动。
教学设计完成后由魏蔚老师执教,其余老师听课并且提出建议。
继续进行一年级统编教材的使用说明。对每个品德课的要求进行明确。
三.活动图片
四.附教案
9《家庭树》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愿意尊敬长辈。
2、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逐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追至祖辈,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
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形成能力。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收集自己近期的全家福照片。
2、将图、文、音乐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路,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猜谜语:这里有温暖的床,这里有丰盛的食物,这里有新鲜的水果,这里更有深爱你的人,这里是什么地方?
2、举例说说自己天天和谁生活在一起呢?
学生先自己谈(如: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生活在一起)
师小结:老师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丈夫、孩子生活在一起,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板书:家庭
[设计思路:通过猜谜游戏,告诉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家是大家出生和生活的场所,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密的地方。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家庭。而“举例说说自己天天和谁生活在一起”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课前调查工作开展如何,以便他们在完成下一个环节“家庭树”时能更顺利。]
(二)画画我的家庭树
1、课件出示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
2、这是一棵神奇的大树,在每片树叶背后都有一个温馨的画面。
播放多媒体课件(全家人温馨生活的画面)
师问:你的家庭有哪些人呢?像这样温馨的画面你一定也感受过,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发言,老师小结。
师:是的,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我们是那么的幸福!
[设计思路:学生平时对家庭生活画面关注较少。在这里以一组画面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畅谈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温馨画面,学生有感而发。]
4、多媒体适时出示“家庭树”的结构:
哦,我们小朋友有的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把这样的家庭叫做小家庭;也有的小朋友除了爸爸妈妈之外,还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问:你生活的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
看,我们的家庭就像是一棵树,有为了这个家做出最大贡献的爷爷奶奶,有养育我们的爸爸妈妈,有幸福的我们。
5、请你动手在树上的空格处填上全家人的称谓。
讨论:①该从何处入手填?
②交流。
a. 从下往上填(为什么)
b. 从上往下填(为什么)
师小结:应从下往上填,树从根长起,我们家先有谁呢?
6、学生动手填家庭树。
7、读读课本上的《家庭小词典》
[设计理念:这部分我们把它设计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大树设计成房子形状,引导学生将全家人的称谓有序地写在大树上。而对于长幼序列的问题,就用提示语以及树上的空格予以提示。通过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家庭树”的画面中整体感知大家庭的全部成员。同时,电脑课件的生动、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综合和想象能力。]
师小结: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我们的家庭一般是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过渡:我们的成长、生活离不开家庭,在我们可爱的家里,每天一定都会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
(三)“可爱的家”故事会。
1、我们还有很多的亲人。在家庭树上拓展其他亲人的称谓,理清与我们的关系。
2、我们与这些亲人相处愉快,什么事情让你记忆犹新,小组之间先说一说,练习一下。
3、指名交流。如果小朋友们觉得这个事情有趣,就用掌声来鼓励他,好不好?
分别向大家介绍家庭成员的称谓、兴趣爱好和你们之间的趣事。
(四)抢答比赛
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生: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 生: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师:妈妈的爸爸叫什么? 生: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 生: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师:伯伯是我的什么人? 生:伯伯是我爸爸的哥哥。
师:我是叔叔的什么人? 生:我是叔叔的侄子(侄女)。
师:姑妈是我的什么人? 生:姑妈是我爸爸的姐妹。
师:我是舅舅的什么人? 生:我是舅舅的外甥(外甥女)。
……
课外延伸。游戏真不错,又能娱乐又能长知识,如果大家对这个游戏感兴趣,课后再接着玩,好不好?
(五)歌曲渲染,升华感情
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自己可爱的家。
课件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师生同唱。
结束语: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我们相亲相爱、一起努力、共同呵护,相信我们的家庭树一定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设计理念:教学媒体是教学设计中要涉及到的物质条件,让学生欣赏歌曲,使学生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增强了学科教学的吸引力。]
反思:要注意整合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课前请家长指导学生填写家庭关系调查表,还要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功在平时,仅靠课堂上的训练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