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5)
一.时间:2017年12月1日
二.地点:一年级大办公室
三.备课内容:如何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四.参加人员:一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共10人)
五.主讲人:陈玲
六.集体备课内容:
这次集体备课,我们一年级组的十位语文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我们在教学中该用什么样的对策? 大家一致认为,说话训练不是孤立的一门课,我们要注重把它与阅读、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善的整体,互相促进,互相提高。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呢?老师们各抒己见。
陈玲老师:抓住课题练说。 课文题目有的直接表明了所写的人物和事情发生的地点。如《雪地里的小画家》,有的课题揭示了所写的事件的过程和内容。如《乌鸦喝水》,还有的课题寓意含蓄深刻。如:《项链》。如此种种,我们要充分利用课题的知识含量,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精心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先让学生说出什么季节,在此基础上,说出什么地方,--一群小画家都是谁?他们各自画什么画?经过引导学生练说,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陈锦熹老师:借助小标题练说。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说话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一种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强化说话训练的方法。以《升国旗》为例,在分析课文后,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列出小标题:升旗前、升旗中。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标题,按课文\"先讲……然后讲……接着讲……最后讲……\"的顺序练习说话。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课文的语言结构,加上自己的新词进行复述,这种训练,既能达到学习巩固课文内容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说话的技能技巧。强化了说话的训练。
龚丽莹老师:巧借想象练说。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为完的感觉,让人思考与流连,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发掘出那些深含着的因素,以用作说话的材料。无疑对学生的所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赵年萍老师:仿照句式练说。句式仿说是说话训练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对低年级的学生更适用。它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技能。如在《小蜗牛》课文中有"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的句式。训练时,可先指导认真读原文,接着让学生表演动作,然后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仿说。经过三步的进行,由扶到放,层层深入使学生牢牢的掌握该句式的特点。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目的。
七.照片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