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况概述
2017年12月6日,孔令燕老师在录播教室执教了一节大教研,上课内容是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本次教研紧紧围绕“活课堂”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二、综合评价
优点: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精细的,板书课件是精美的,体态语言是精致的;教师
的动作、眼神、语言都流露出暖暖的味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起点,从份苹果入手,充分认识二分之一,通过不断的适时引导,强调平均分,另外,教师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通过折一折,动手做二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课堂练习很有梯度,也很有新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感知几分之一之间的大小,练习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最后的“反向设计”有助于提升数感。
缺点:
学生概括不完善的方向需要教师适时的总结。
可准备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纸片揭示二分之一的本质。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 使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分数的产生过程,会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ppt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动物学校的山羊老师正在给小动物们上课,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学生?用一个数记录下来。(板书:4)山羊老师新买了一些铅笔,多少枝?(板书:12)借助数位将数字1和2进行组合表示一个数12。
2.小猴和小兔的表现特别出色,山羊老师准备奖励他们吃蛋糕。山羊老师怎么分这个蛋糕才公平呢?每人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
(二)认识几分之一
1. 尝试创作、初步感知
(1) 小猴得到这个蛋糕的多少呢?(一半)让我们将刚才分蛋糕的过程再来回忆一下,小猴得到了“二等份中的一份”(板书)。我们把一个蛋糕看作是“1”,你能否从刚才分地的过程得到启发,用数记录下小猴分到了多少蛋糕呢? 学生思考,用数学符号表示一半。
(2) 交流: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要清楚表示小猴分到的2等份和1份,还要把这两个数组合在一起。在数学中就是这样表示的:。你们认识它吗?这样的数叫“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3) 读写
这个新朋友的样子也有点特别,各部分还都有自己的名称,中间一横叫分数线,2叫分母,1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写的时候先写的中间的分数线,再写分母2,最后写分子1。
(4) 小兔得到的是这个蛋糕的多少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
2.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折纸:我们认识了,请你拿出准备的纸(四人小组内任选一个形状),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学生动手折纸)
交流:学生边展示折出的各种形式的,边介绍折纸的方法。
小结:无论怎样折,只要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
3.动手操作,认识其他几分之一
山羊老师刚刚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了两个学生,每人分得这个蛋糕的,山羊老师还可能把一个蛋糕分给几个学生呢?
折纸:用圆形纸片折一折,表示它的几分之一。
(学生动手折纸)
交流:学生边展示折出的各种形式的,边介绍折纸的方法。
小结:一个圆形纸片,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几分之一。
4.比较分数的大小。
一样大小的蛋糕,小猴,第一次分得这个饼的,第二次分得了,两次分得一样多吗?哪个大?再比一比刚才创造出的几分之一。
如果山羊老师要把这个蛋糕平均分给全校50个人,小猴还高兴吗?
小结:通过上面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判断哪个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再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交流,填出的分数哪个大一些?追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分数?
3. 思维拓展。
让学生观看动画“寻找失去的”,在圆的中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推荐一本很好看的数学绘本,北方联合传媒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启蒙系列”中的《给我一半》
四、教学反思
开始备课时,我陷入了困境:一方面,“分数”对学生来讲是抽象的。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另一方面“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一节典型课。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具体课堂实施上,都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因此感觉要上好这节课还是很有压力的。我抓住了“分数”必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分数”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两个要点,只要攻破这两点,学生以后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几分之几的认识就会迎韧而解。并且给学生一个迁移类推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本节课着重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分数”的含义及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首先创设小兔、小猴分蛋糕的情景,分食品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分蛋糕”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二分之一,体会分数产生于实际生活,知道二分之一是分数。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在认识蛋糕的二分之一之后,我让学生用长方形折一折,涂一涂,认一认,通过交流比较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在折一折的环节中,学生的不同的折法都能表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为什么这里面存在一个数学里面的求同的思想。求同存异,它有不同的地方,折法不同,那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同学们通过思考,他们给出答案,它们都是对折的,都是平均分成两份。
用不同的图形折出不同的分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空间,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做完分数后,我拿了三个不同图形的四分之一,不同图形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四分之一呢根据孩子们的经验,他们知道,它们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图形不同是没有关系的,只要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通过两个层次的比较,至少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要表示几分之一,怎样对折没关系,什么图形没关系,只要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四)本课的不足之处
1.上课数学语言不够简练,数学语言表达不够到位,从而学生在描述分数含义时总是不能准确表达出来,这一点跟教师有很大关系,要好好反思,怎样去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引导学生表述,教师在讲课中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有条理、有逻辑性强,平时就样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给理解并表述分数的含义的时间过少,写分数、折分数上花的时间过多。
反思整节课,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花时间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善于思考,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