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感官 促进学习
——语文中高年段第二次大教研
一、情况概述
2017年10月17日,郑妍老师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九寨沟》。这是本学期语文中高年段的第二次大教研。本次教研课紧紧围绕“调动感官 促进学习”这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的。
二、综合评价
【优点不漏】
1.直观性的理解更有助于孩子的理解与记忆学生运用的前提是理解,在教学词语意思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并出示字典义。例如:在理解“攀吊”时,郑老师请班级活泼的孩子上台去表演攀吊的动作,学生都能在有趣的氛围中形象的理解“攀吊”的意思,比起枯燥的讲解字典义,这样直观的演示更有利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阶段的学生。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语文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到了主人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一步步地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3.郑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运用中真正掌握“憨态可掬”这一成语。还有教学表示速度快的句子,李老师也是创设情境:有一只狗在教室里,你能用上刚才我们表示速度快的句子来说一说吗?学生在说话训练中踏实的掌握了如何来描述动物速度快的特点。
【缺点说透】
1.本堂课容量较大,有部分学生学起来有点吃力,教育应该面向一切孩子,在设计环节时更应考虑学困生。
2.学习美文时,以读促教有时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3.出示完九寨沟的美景后,趁热打铁,问学生看完有什么感受会更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三、教学设计
九寨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仿写文章。
4、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九寨沟的美丽、神奇, 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板书课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九寨沟》这篇课文,认识了很多优美的词语,我们来读读。(出示课件)
林深叶茂 若无其事 憨态可掬 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诗情画意 异兽珍禽
过渡:作者用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来介绍九寨沟,不用说,那儿的景色一定很美, 请学 生尝试背诵课文第三小节,回忆九寨沟的自然风光(设计意图:温故知新,掌握文章的重点词语,为指导朗读、背诵打下基础)
2.九寨沟有这么多迷人的景色,难怪作者说:“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背诵课文最后一小节,找出作者概括描写了哪些景物。(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异兽珍禽”)
二、生字教学
兽:“四足而毛谓之兽。”
禽:“二足而羽谓之禽。”在练习纸上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说文解字,加强汉字教学)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欣赏了九寨沟迷人的自然风光,继续向纵深行进,我们将会看到许多活泼可爱的——(生:珍稀动物,师:课文中叫——生齐说:异兽珍禽)
板书:异兽珍禽
2.你们看,它们来了,(出示图片)这是——,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4人小组学习第四自然段
3.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1)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动物,读一读相关语句,并画出表示它主要特点的词语;
(2)想一想:怎样读出它的特点?
4.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划出有关词语。
教师边巡视,便提醒学生:同学们,这些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特点吗?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动物,认养小动物:
(1)喜欢金丝猴的有哪些同学?谁来说说金丝猴有什么特点?(金丝猴体态粗壮,很机灵。)
从哪里看出它很机灵?(有一只体态粗状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
“窥视”什么意思?(窥视就是偷偷地看)此时金丝猴悄悄看什么? 就“窥视”一词让我们品出了金丝猴的什么特点? (机灵)
好一群体态粗壮、机灵的金丝猴。你能读出它的样子吗? (“眨巴”读得重而快,“窥视”读得地轻。(指名朗读)
谁来给我们表演一个金丝猴的动作。(指名上台表演)
大家看,他表演得像不像啊?他表演得真得很像,很机灵,
(2)那么羚羊有什么特点?哪儿看出它跑的很快?
你的“突然窜出来”读得很好。“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读得很快,我和你读法不一样。
那你读读看。(生2读得轻慢)你为什么这样读呢?(我主要是突出它善于奔跑的特点)。我还想仔细地看清它,可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觉得非常遗憾,所以我是用一种遗憾的心情去读的。
我读得快是因为要强调它一转眼就消失了的特点的。
(设计意图:每个人对课文的感受不一样。读出来的语气、语速也就各有差异。不管是快一些的,还是慢一些的,都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去读。因此。朗读课文并不一定要求千篇一律,只要是用心去读就可以了。)
(3)师:如果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生齐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大熊猫正在干什么?
若无其事”是什么样子? (生表演一幅悠闲自在的样子。)
师:“若无其事”意思是—— (好像没有什么事,很悠哉。 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笑着)谁来读读大熊猫的句子
师:这么若无其事的咀嚼竹叶,大熊猫一定一边吃一边在想——
(4)小熊猫们,你们面前就是清澈见底的河水,赶紧美美地照照吧! (高兴)你们在照什么?
小熊猫们,把你们的高兴美美地读出来吧!
这么多可爱的动物,大家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让学生互背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句子。
金丝猴 憨态可掬
羚 羊 行动敏捷
大熊猫 体态粗壮
小熊猫 善于奔跑
四、指导写作
1.充满神奇的九寨沟就这几种珍禽异兽吗?(生摇头)此时你在九寨沟,一定会见到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图片与词语。请学生练习说一说。赶紧把你们见到写下来吧!
2.生动笔,师巡视。
3.展示习作,请学生评议。
预设答案:
我看见在茂密是树林旁,一群体态粗壮的大象正津津有味地吸河里的水。
我看见勤劳的小刺猬,身上沾满了红红的小果子,正摇摇摆摆地在草地上走着。
树上有一只穿着黄衣裳的小鸟,站在枝头若无其事地唱着优美的歌儿。
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珍贵的野生动物,生活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里,难怪作者在课文最后一小节动情地赞叹道:点击出示:第五小节,生齐诵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细心品读了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给我们描绘的神奇而秀美的九寨沟。这里四季如画,一步一景。九寨沟真不愧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一个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板书设计:
自然风光
9九 寨 沟—— 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
异兽珍禽
四、教后反思
《九寨沟》教学反思
(江宁区岔路学校 郑妍)
《九寨沟》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的笔墨,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九寨沟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里,折服于异兽珍禽的童话世界里。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易于朗读和背诵。在这节课中我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开头设计回忆背诵的情境,温故知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以有的知识积累进行质疑。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就调动了。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语文的学习方法”。在学习4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出示阅读提示:
(1)仔细阅读。画出描写珍稀动物的特征动作。
(2)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在学生合作学习。
(3)羚羊小动物,比赛朗读
三、关注表达,训练语言。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有一个特出的点,
就是格外关注语言的运用。在《新课标》首页就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我抓住文本的特点,多处设置了学生运用语言的“点”,如学习课文的句式说、读、写,提供一到两篇课文之外描写九寨沟的精彩片段,作为学生语言迁移的范例等。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掌握规范的句式,在表达的实践中学会表达。
同时,因为经验不足,且自身能力有限,本次大教研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板书及课堂语言评价仍需要多加锻炼。指导书写时应该更加仔细,并且当堂加以范写。课堂评价语言不够丰富且欲速过快,造成了课堂节奏略紧张。在这些细节上仍需要多加揣摩。
其次,朗读训练时指导不够细致,教师如果能够多多范读更好。
再者,在仿写训练时应该鼓励学生多说一说,教师再给出一个具体的范例更好。
综合教研组老师们的评价及个人反思,个人认为自己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书写、朗读能力的自我提升,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同时,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应该更加自信从容一些,不能够因为节奏过快而给学生压迫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语文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以此为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弥补不足,创设有趣轻松且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