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中低年段语文教研活动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中低年段语文教研活动


一、情况概述

2017年10月10日,吴桂锋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dtnl》 ,这是本学期中低段第1次大教研,本节教研课紧紧围绕“拼音的识读写”这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二、综合评价

中心发言人

李进进:吴老师这节课环节流畅,达成了拼音识读写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难点有效化解,如:bd ft两组形近字母、nl的鼻边音教学;在课堂中采用游戏、儿歌等符合儿童兴趣的教学手法,增强趣味性;善于运用工具(如纸巾)帮助学生正音。但一节课中老师说得过多,学生思考空间不够充足,如能加强个别读就更好了。环节上减少重复,留出给学生书写练习的时间。

魏欣:吴老师上课不拖泥带水,简洁扼要;教学设计层次清晰,环节较流畅,比较关注学生的习惯。课件制作新颖,富有意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抓住重点,反复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音量有点小,语言缺乏儿童气息,如果注意表扬鼓励,能调动积极性就更好了。教学字母时注意范写。有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单独指名回答,而不要大家一起说。

俞波:老师准备充分,教学自信;有方法突破难点;用游戏、图片激趣,引入自然;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学习很投入;口诀的运用有实效。但发音方法用时较多,读过多,写与练较少。可让学生多探索。

其余老师评课综合意见: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说普通话相结合,为此,学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让学生学会dtnl四个声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年龄特点,重点抓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dtnl时,老师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由于是一年级,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培养和提高。课上,老师设置了闯关的游戏来激起学生拼读的兴趣。在老师语言的刺激下,学生都认真地读起来,兴趣也始终处于高涨状态。在指名学生起来拼读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顺利闯关。我想:只要老师能抓住低年级孩子爱听故事,爱玩游戏等特点来教,那么拼音教学也不会显得枯燥。寓教于乐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无形中也加强了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兴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本节课的内容安排过多,以至于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如:在学习d、t的时候学生经过老师引导会读字母的音了,但个别学生掌握的还不太扎实;在大家讨论怎么记忆字母的时候,留给大家的发言时间也不够多,以致于学生的发言意犹未尽。

3、教学中学生对字母b和d分不清楚,原因是我强调不到位,分析区分两个字母最好的方法,我以数字6为标准,样子象6的,也就是小半圆跟6一样在右下方的,就是b,小半圆与6相反的就是d或者引导学生记住b,用排除法也可以区分出d。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听课,我们又有了许多感触和新的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做到认真备课,深挖教材,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设计好每一节课,更要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得。












附一:《dtnl》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26-27页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

2、学会dtnl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

声母dtnl的发音

三、教学难点:

n l的发音。

四、教学准备:

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声母及韵母.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四个新的声母,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得最好,读得最准。

三、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说话:鼓棒敲鼓,咚咚咚。

师引出:鼓声“咚”的声母就是d,板书:d。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

(2)看:教师范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

(3)读:领读,齐读,正音。

(4)记:小鼓小鼓ddd

像个反6ddd

左下半圆ddd

3、教学d的书写。

(1)范写:两笔写成,半圆也在2楼。

(2)书空:作业本上写三个。

四、教学声母t。

1、出示雨伞,引出t:请同学看弯弯的伞柄,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t”的样子就像一把弯弯的伞柄。板书:t,将雨伞打开,伞面张开后,在伞柄上加一横,就是t了。

2、教学t的发音,记清形。

(1)看、听:用薄纸放在嘴前,示范dt的区别。(发t时,嘴里有一股气送出。)p、t一样。

(2)读、记:领读、轮读、正音。顺口溜记:伞柄朝下ttt。

3、指导t的书写。

五、巩固复习。

1、卡片读dt。

2、对比读:b---p---df---t(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

3、看实物猜字母。

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学生读字母。

教学声母n。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齐复习,两个门洞mmm。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自己编一个顺口溜?(一个门洞nnn,一扇小门nnn,像只小凳nnn,倒放茶杯nnn。)

(2)教师范读、领读、齐读、轻读、正音。

3、指导书写

四、教学声母l。

1、看图,说话引出l: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一个小朋友拿着小棒在敲鼓,乐得哈哈笑。)“乐”的声母就是“l”。板书:l

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读n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开火车练习)

(2)记忆字形:一根小棒lll。

(3)指导书写: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分之三处起笔,往下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六、复习巩固。

1、猜字母游戏:小马蹄印是什么声母?伞柄朝下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根小棒是什么声母?

2、找朋友游戏。

教师:我请xx找朋友。(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手)

学生:我来找个好朋友。(边说边上台)

教师:声母d,ddd。

一学生:d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众学生:对对对!d是我们的好朋友。(如错)错错错!请你仔细找朋友。

二、巩固dtnl的字形。

1、比较区分:b—d、f—t、m—n、b—p

(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伞柄朝下ttt,伞柄朝上ff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n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 指导学生书写<<小学硬笔习字>>

附二:《dtnl》教学反思 

在教学dtnl时,我努力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

    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本课的设计由摘苹果游戏开始,然后用回忆上课声母儿歌的方式进行本课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一年级的孩子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于是在识记声母的字形时,我让学生根据图编顺口溜来记忆。如让学生看图说,像个小鼓ddd,;一把伞柄ttt。我又让学生观察字形编,如左下半圆ddd;伞柄朝上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等等。这样加深了他们对拼音音形的记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虽然在课堂中,有的学生有时的表现不尽人意,如纪律性较差,上课随便说话,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等,但目前的课堂在我看来只能尽力而为,从实际看,在学生眼里,没有纪律概念,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甚至我走到他面前他都不知道,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未见效。当然,这与方式方法关系甚大,怎样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是我这一阶段习惯培养的重点,因为我认为拼音学习就是一个从模仿到掌握方法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乐中求知,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