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整体安排、细化环节设计
——2017-18(1)科学教研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一、情况概述
9月13日下午,科学教研组在录播教室开展了这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重点讨论了马玉洁老师的教研课《空气的性质》相关内容,以及解答了年青教师提出的若干问题。
二、研讨重点
首先,马玉洁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是四年级第一单元的起始课,要求学生通过若干个实验,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期中主要设计了纸团会不会湿和称量空气有质量两个实验。让学生在一个个实验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空气会流动、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等相关性质。
在听了马老师的介绍后,张昌明主任认为:作为同头教师,感觉这样的设计安排内容有点儿多。导致有几个实验的设计太简单,同时对气球的充气量与飞行距离的关系这个实验没有涉及,而这个实验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对对比实验的理解。对马老师设计的引入部分的设计觉得不够吸引学生,我是用一个大的黑色塑料袋装了10个小的塑料袋,里面都充满了空气,让学生猜猜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操作摸一摸,即动脑又动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空气的性质比较多,能不能思维导图将他们进行提炼,多让学生去发现。
傅亚玲老师觉得要加强实验过渡环节的设计,实验前的指导要再细致一些。
王跃华主任感觉总体的设计思路还是不错的,还需注意各环节的引入要有目的性,不能太随意。其次减少教师的说明。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最后经涛老师提出我们年青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首先要从整体上思考整节课的安排,不能为了完成书本上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既然做一个实验就要有效果。其次是要优化每个实验的细节,要明确每个实验是学生去做,去发现,从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上去优化,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让你的实验效果更理想。
三、活动照片
四、集体备课签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