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2)

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江宁区岔路学校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次集体备课

一、情况概述

    2017年3月10日,五年级数学组所有老师聚在一起,共同对第一单元试卷的难点、注意点进行了探讨,并且谷秀梅老师对于本学期主题的如何落实,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二、综合评价

    小学数学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能够进行正确的数学运算,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切实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一)、抓住问题实质

    鼓励独立思考所有的思维都是由问题所引发的,从本质上说,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进行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的教学通常是借助于问题的提出而展开的,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合理的提问,才能有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视分析能力的培养,并使之成为习惯

    我们应当把逻辑思维当作一种习惯来培养。这种习惯需要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并分步骤地剖析,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理解了定义、规律之后,再回到解题上来。学生在解题时,教师应要求尽可能地细化到每一步,即使可以直接给出答案的,也要求给出每一步步骤。

    我们有了一定逻辑思维后,还要进行训练,使其上升为一种习惯。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练习,并要求写明每一步骤,并不只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在布置作业前向学生说明用意,以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三)、因材施教,发展不同的逻辑思维

    每个人的思维都不一样,故教师的教学不可能针对某一同学,而应该考虑多数学生的思维习惯。

(四)、用心设计数学课程,启发深层次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用心设计教学课程,运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每一堂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听讲,认真思考。

(五)、阶梯式设计练习难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相关定义与规律之后,必须通过练习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并且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三、活动照片

 

四、签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