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六年级下数学备课组活动(2)

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江宁区岔路学校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我们年级组将立足常规教学、强化教研教改、突出过程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复习课教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

二、工作思路。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任务要重视“理”,达到“化”,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如何上好复习课,不同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三、预期目标:

1.提高教师上复习课的教学能力;

2.在复习课中,整理、复习基础知识,使全体学生的基础更扎实;

3.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新课程研究,勤反思、勤撰写,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

四、具体措施

一、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避免出现学生的厌学心里。 

进入综合复习阶段 ,学生会因为每天上课的内容都是学过的内容而觉得枯燥乏 味,因此难免会出现上课不听课,作业完成马虎,对复习课抱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只一味的埋怨学生、批评学生。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另外,发现学生的消极心里,就应该多接触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情,让学生更喜欢、更乐意听你的课。因为学生出  现这样的学习态度不是无缘无故,我们应该从学生产生这一心里的根源入手,寻找解决这一矛盾心里的途径,比如,和学生交谈,让他们    充分认识和明确我们复习旧知的重要性。毕竟六年级的孩子都十三、四岁了,大多数孩子都能理解和支持老师的良苦用心。 

二、对知识的复习要体现系统性,对学生知识的复习要体现层次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教学往往是分册、分散出现,因此,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所以,复习课要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个班的学生,虽然不能刻意的分为三六九等,但客观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果一堂课只为了提高差生,那中等生和优生会感觉食之无味。如果只顾优生的而不管差生的缺漏,那我们的差生永远也起不来。因此,无论在课堂复习知识点或课后的练习题中,优生和差生以及中等生三者要适度分配知识的难度和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精心设计复习题,避免作业的机械重复,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堂复习课必须精心设计练习题,尽量避免机械重复,以消除学生的厌烦心里。而一套有效的练习题或新颖的练习形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可以使知识的应用更具综合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牢固。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因此,复习课练习的设计必须联系实际,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插漏补缺。 

平时学习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漏。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插漏补缺。例如,教师要通过课堂复习、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及时的补救。对有的错误和缺点,教师虽然作了纠正,但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教材上那些容易混淆,和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差错的地方,要及时提出来给于指导和点拨。 

总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因知识的重复学习而产生枯燥乏味的厌烦情绪;要对学习上产生一知半解、模糊、混淆不清的知识做到彻底的清楚、明白;要对基础差的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措施;对有缺陷的学生给于及时的纠正和帮助。我想,只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复习课,我们的复习课就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五、具体安排

周次

集体备课内容

主讲人

(第二周)

集体备课大教研《圆锥的体积》

房芸

(第四周)

制定备课组主题:怎样上好一节复习课

张荷香

(第七周)

提出复习目标注重数学“双基”的理解、掌握,更关注过程与方法

余洁

(第九周)

注重数学“双基”的理解、掌握,更关注过程与方法

胡志凌

(第十一周)

集体备课《数的认识》

王丽娟

(第十三周)

关注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

高伟

(第十五周)

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插漏补缺。

陈芳芳

(第十七周)

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