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部)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7)

总结错题集的使用情况

                                         ——徐扣红

 

一、情况使用

2016年12月7日中午,四年级数学组全体数学教师在四年级办公室,围绕“总结错题集的使用情况”这一主题进行了集中研讨备课,徐扣红老师作为主备人,带领全体四年级数学老师围绕错题集进行交流讨论,各位老师纷纷畅所欲言,并最终就错题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优化。

二、错题集的使用情况

1)针对一些典型错题集进行摘录并进行整理,分析错因。比如在做这样一道题目时,

   错误计算: 380-80×2+30         正确计算:380-80×2+30

             =380-80×2+30                                       =380-160+30

             =300×32                      =220+30

             =9600                                                           =250

这道题目是因为没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这时学生可以从此题中学习到有加、减、乘、除法时,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其次指引学生用划横线的方法,按照运算顺序依次在算式下面画出横线,这样减少运算错误,降低粗心,特别是对于一道复杂的混合运算题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此方法特别有效!

由此,我们还可以引申为一道综合应用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我们六、七单元测试卷的最后一道应用题,题目是这样的:

 

 

2)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铺地,需400块,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错误解答:4×4×400÷5×5          

         =6400÷5×5

         =1280×5

         =6400(块)        

病因分析:这里出错是因为列式时忘记在“5×5”处加上小括号了,在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要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要添加小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正确解答:4×4×400÷(5×5)

                       =6400÷25

          =256(块)

答:如果改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56块。

2)我们老师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优选再给学生再练习,以查漏补缺。

3)针对某种题型进行相关再多的练习,强化基础。如针对混合运算错误较多的部分同学进行个别化一对一强化练习,增加学生对此种题型的详细理解与提高增确率,时间证明,效果还是很好的,学生在计算方面得到了很明显的提高!

4)可以让“错题集”在学生的学习与复习中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合理利用学生的“错题集”,以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模糊地带,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户”学生帮助特别大。

5)引导学生在周末中经常翻看平时积累的“错题集”,尝试着问自己“我为什么会犯错?”,“我在哪些地方老犯错?”家长可以在家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会总结、反思。时间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还需要学生一定要坚持,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6)整体而言,错题集的使用还是不错的,后期将对“错题集”的使用方法进行更加完善!

三、徐扣红老师作主要阐述,其他老师适时补充。

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