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四年级英语备课组活动(2)

以情激趣 以趣为本

----英语四年级第二次备课组活动

一、情况概述

2016年9月30日黄玮涛老师主备的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这是本学期四年级组的第二次集体备课组活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文化渗透的问题,但还是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学习英语语法和词汇,所以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中国学生虽然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但日常自然得体交流能力弱, 知识面较窄, 对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习俗或兴趣索然或知之甚少, 因此文化差异成了教学与交流的主要障碍。

二、综合评价

1.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本身体现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2. 小学英语教材没有系统的文化项目介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努力挖掘教材所隐含的文化内容, 适当进行文化对比,让学生领会英汉文化的差异。

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是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文化信息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文化习得是小学英语学习起始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小学生英语学习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拓宽。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一定量的词汇,仅仅意味着学生可能掌握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手段,但如何“善用”这些手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渗透指导。

4.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敏感性更离不开文化知识的习得。让学生逐步熟悉和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接受异域文化的熏陶,是以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

三、组内研讨:

夏瑞研:综合版块是对单元内容的巩固和拓展,强调知识点的运用的同时,渗透文化意识,不是各个板块的简单相加,以清晰的教学主线构建环环相扣的课堂框架结构,充分落实各板块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已获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并在听说读写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周域:无论是语音、歌曲还是练习,都要将它们有机结合而不是单一教学,对学生进行语篇和词句的巩固、提升和强化。

吴霞:教师可以通过隐性文化教学的方式,比如歌曲、chant以及说故事的方法间接引导小学生自我习得跨文化意识,发现跨文化教育的内容。这种方法虽然应用的范围不是很广,却是一种能够激起学生积极性的措施。老师可以在讲授个别单词的时候插入一些小朋友耳熟能详的简短的英语歌曲或者歌谣,通过单词的发音进行词汇教学,加深他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杨丹: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中基本上每一个单元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简短的英语歌谣,有便于老师进行这方面的教学。除此之外,经常给学生放英文电影片段也是一个好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