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四年级英语备课组活动(1)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英语四年级第一次备课组活动

一、情况概述

2016年9月7日杨丹老师主备的研究教材,这是本学期四年级组的第一次集体备课组活动。上册的教材通过内容的安排,在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这四各方面更符合课标的精神。大致结构与三年级还是一样的,人物与三年级的也一样,围绕这些中外学生展开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话题和内容与我们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紧密联系的,是学生熟悉的场景。整个教材框架依据英语课程的总的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应用能力,而这个能力涵盖了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校策略,教材编写还是英语课程的标准和精神。

二、综合评价

1. 分析教材需全面了解整册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单元板块功能及其内在关系,进行整体设计,有效完成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任务,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2. 知识体系的变革在于强调“用英语做事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真实生活表达为目的,以生活实际需求为线索,滚动编排和扩展所学语言知识。以 “用英语要做事情”为途径, 带动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转化;以“做事”的效果为标准,检验知识运用的水平和等级。

3. 内容的变革在于“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增强国际意识。

4. 教学活动设计的变革在于强调 “真实性”基于意义的活动增加了,基于形式的活动减少了;互动的活动增加了,简单的练习减少了;活动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语境设置更贴近生活。

5. 新教材更加重视朗读,就是运用轻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音材料中的思想表达出来。朗读时如果每个节奏停顿不正确,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句子意思,这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语音、语调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初级阶段,从学习语音、语调奠定口语基础的角度来说,培养朗读能力要在听说的基础上。先听说、后学朗读是正确的方法。

三、组内研讨:

夏瑞研:新教材在编排上更加注重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优化教学活动的更高要求,毕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

周域:新教材突出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完之后要有一个更高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玉峰知识的掌握不是最重要的,不能让学生的“说”因为语法知识而被束缚,这违背了新教材的最初意愿。

黄玮涛:新教材要求教师要灵活地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课时,将个单元各板块的内容重新组合,科学合理地将单词教学、对话操练、复习巩固融合一体。

吴霞:新教材对语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要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则,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最常见、最基本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