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缩减教学内容,精炼教学语言

缩减教学内容,精炼教学语言                                                ——《小动物过冬》教学反思

                                                二(8)班    陶智娟

一、情况概述

2016年10月25日陶智娟老师执教二上语文《小动物过冬》,这是本学期二年级的第二次大教研。本次教研围绕“缩减教学内容,精炼教学语言”这个主题进行设计。

二、综合评价

张志萍老师:1、陶老师从容大方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2、朗读的指导细致,有层次,从自己读,到指导读出关心的语气,读出快乐的心情,再到指导孩子配上动作读,到全班分角色朗读,同桌分角色朗读,这样一步一步地多形式地朗读,很扎实、到位。

           3、紧紧围绕文本开展教学,有拓展却不随意,在理解动物过冬方式的基础上拓展一些冬眠等知识,这些拓展都是更好地为理解“冬眠”“迁徙”“备粮”服务的。

建议:有所准备的表演影响了课堂的真实和质感,真实的课堂细节会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质朴、更加有魅力。

 

李进进老师:陶老师的课堂温婉亲切,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了很多拓展,课堂环节紧凑,听说读写样样练到,板书色彩鲜艳丰富、美观大方,很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建议:1、“商量”一词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一句话。

      2、重点的词语可以再挖一挖、读一读,读出层次感就更加好了。

 

陈雅婷老师:1、善意用鼓励的点评方法

            2、图片、图像等方式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兴趣。

            3、多种方式的读能够使学生和文本距离更近。

建议:在流程中,老师预设过多,应更注重于学生的生成和教师的教育机智。

三、教学反思:

 “这两天气温下降的厉害啊!你那边还冷啊?”

“恩,还好。”

“你还穿秋裤了?你这个腿不能受凉啊。”

“妈,还没有冷得那么夸张。”

“不行啊,这个秋裤还是要穿的了。否则你老的时候……”

 在看到我妈电话打来的那一刻,我基本上都已经能够猜的到她要说什么了。妈妈总是“罗嗦”的,一辈子操劳着我们这些子女,天热了,她担心,天冷了,她也担心,她好像总是不知道我们知道天热了要脱衣服,天冷了我们知道要穿秋裤的。但我们都知道这“罗嗦”的背后蕴含着什么。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越来越像我那“罗嗦”的妈妈了,特别是在这次准备教研的时候。

第一次试上这节课的时候,整体思路有点乱,而且朗读指导根本不到位,课件又过于的花哨,更可怕的是自己还有很多的口头禅……总之是相当不过关的,后来又我试上了好几次,越上越没有底气,而且是越上越着急,感觉这个知识点孩子可能掌握不好,那个知识点孩子可能掌握不好,自己担心的越多,给孩子预设的就越多,最后的那个表演,实不相瞒,我有给孩子提前去彩排,甚至是有暗示我会喊哪几个孩子上台表演,让他们课后多练习练习,等到真正上公开课的时候,我喊他们上来表演,说实话,我也惊呆了,他们在我的彩排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比如:“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我只是让他们笑着手拉着手转圈就表示“快乐”了,他们表演的时候,变成“捉小鱼”的游戏,对啊!孩子们只有在真正玩游戏的时候才是快乐的,并不是我们成人理解的转个圈、咧着嘴笑就表示“快乐”了。另外,最后的结尾处“它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我只想到了,让他们挥手告别,而他们改成是一边挥手一边说“明年见”,这个“明年见”真的是棒极了,不仅契合文章的内容,还符合孩子们的心理。

你看看,他们改编的完全比我预设的要好的多,如果我不多加干涉,也许他们会表演得更棒。

   有种成熟叫,你妈没有喊你,你自己已经默默穿上秋裤了。

   是的,放手给孩子,他们也会自己穿上“秋裤”的。

四、照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