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在文本中流光溢彩
—江宁区2016年入职小学语文新教师培训活动报道
2016年10月27日,江宁区2016年入职小学语文新教师培训活动在南京市岔路学校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由江宁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岔路学校小学部组织承办。此次培训旨在加强我区新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执教能力和执教艺术,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基于语言文字的实践”,岔路学校三位教师作为代表参与此次培训授课。出席本次活动的为2016江宁区新教师小语一班全体教师。
第一堂课是由陈倩雯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的《识字2》(万片荷叶),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用展现荷塘美景的方式展开,为学生学习生字提供了生动的场景和语境;用引导孩子们数数看看的方式深入,在实践中感受理解“量词”这一教学重难点。第二节课是陈莹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识字1》(一去二三里),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课文。陈老师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导入课题,富有亲和力的儿童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课文并且进行了再创作,成了小诗人、小作家。陈叶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的《诚实与信任》。陈老师紧紧抓住“诚实”这一文眼切入教学,引导学生做小交警用思辨解读文本,引领学生关注文本关键问题,体会“诚实”的真正内涵。有效地实现了“言意互转”。也就是从文字→情感→文字→情感这样几个来回,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初读、默读、浏览,层层剥笋,由表及里,读出了厚度,读出了深度,读出了具象。
在授课过程中,三位老师都围绕主题、难点问题,以任务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交流探讨、反思总结,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三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课堂。
三位老师课堂展示结束之后,文靖东路小学盛老师对2016新教师培训小语一班的老师就“见习培训须知”等相关问题作相应解读。盛老师从定级要求、培训分组、培训计划及目标安排等方面细致入微地阐释了培训的具体要求,并提出了对新教师成长的期望。
最后,基于“语言文字的实践”这个主题,岔路学校赵舒老师对三节展示课进行评讲。她提出:语文课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那么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文本则是这棵树扎根的沃土。教师应该植根于文本这方沃土,用足、用好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扎实有效地开展语言文字训练。
培训会后,新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教育教学能力。相信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组员的深入探讨中和一次次的磨课、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青年教师们会一步步成长,破茧成蝶!(执笔:张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