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组(2)

关注语用   提升能力

——全国特等奖刘广祥《姥姥的剪纸》观课交流

一、集中观看刘广祥《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一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从题目看,似乎课文主要就是写剪纸,实际上作者是通过剪纸写姥姥,写姥姥对“我”的爱和“我”对姥姥的思念。课堂上刘老师巧妙地抓住了两条主线,一个是“神”,一个是“情”,把文章结合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并用动情的语言激发了孩子无限的想象力,也传达给孩子们无限的温情,领孩子们走进了“姥姥”的世界。

二、关注语用,集体讨论

现将本备课组成员活动研讨的心得总结如下:

    1.深入钻研文本,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这堂课,可以看出刘广祥老师钻研文本之深,他将教学重点放在“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上,以“神”为线索展开教学。对于姥姥剪纸的作品描写,通过两个“普普通通”写出姥姥剪纸的材料很简单,和姥姥剪纸的“无所不能”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说明姥姥剪纸技艺之神。对于乡亲们啧啧称赞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乡亲们语言的通俗与趣味,并在此处引导学生们展开想象,用句式:“你姥姥神了,剪什么像什么。”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不光如此,刘老师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导学生关注这两处的写作方法,从而渗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示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赏读层层深入文本,并且采用圈画关键语句、读、悟、议等方法感悟散文语言的独特魅力。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情感

    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抓住了“神”和“拴”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找出了句子来证实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老师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来深刻感悟,例如:用赞叹的语气来读一读,你也来夸一夸姥姥……不仅如此,刘老师还以饱满的精神,给学生范读,让学生模仿着读。从而引导学生对比朗读感悟散文质朴而生动传神的魅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用一个“拴”字表达了姥姥对“我”的疼爱,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之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深入研讨这些句子,以情传情,引导学生深入思索“姥姥期待什么”。这样学生明白了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的身体,更用剪纸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领悟祖孙俩那浓浓的情,就能深刻体会到姥姥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才会让“不管我走多远,走多久……”的顺理成章。

3.巧妙设计想象点,发散学生思维,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本节课上,刘老师设计了几处想象点,例如:前面提到的,乡亲们称赞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句子,就让学生们利用句式说一说,有的孩子会说“你姥姥神了,剪鸭像鹅,剪马像驴,剪只孔雀会开屏,剪只凤凰飞九天。”再如,在感受完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刘老师出示了几组剪纸作品,其中有文中提到的小动物和一些传统的剪纸作品,刘老师不光让学生欣赏,还让学生试着用成语说出剪纸的名字,比如,嫦娥奔月、双喜临门、福气临门、喜鹊登枝等。最后,他还让学生用成语表达自己欣赏完作品的感受,孩子们有的说“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生龙活虎、活灵活现、技艺高超、无可挑剔”,该处的设计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于所学成语的掌握情况,同时也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表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