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部)科学教研组活动(1)

从精炼实验器材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小学科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一、情况概述

    2016年10月12,本学期科学教研组的第一次教研活动,经涛老师执教六上科学《地球的内部》这一课。本次教研活动紧紧围绕“精炼实验器材”这个主题开展。巧合又非常荣幸的是我们迎来了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姚德云副校长和聚英中学王慧凌副校长的莅临指导。两位外校的领导在我校领导的陪同下与我校科学组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

二、综合评价

优点不漏:  

1、  整节课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培养。第一环节解暗盒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并在活动中经历探寻未知的方法与过程,第二环节的连接自然而贴近学生,在学生已有探知收获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家们也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知地球内部的,进一步调动的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整节课注重数据、证据、信息等收集从而做出科学解释、推测及结论的科学方法的呈现,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将得以培育和提升。

2、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了探究器材,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暗盒的兴趣,提出了很多有趣的了解地球内部的方法。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缺点说透:

1、 建立模型环节时间上再充分些。

2、 橡皮泥的颜色如何与我们的地球模型相对应还需进一步的思考。

三、教后反思

回顾整节课,首先流程的安排上还不够严谨,有些前松后紧。在探究小球的方法和地球内部结构上不够紧凑导致第三个部分没能充分的完成,没有将学生制作的小地球展示评比,不够完整。其次,某些环节的衔接还不够顺畅,显得比较生硬。如:从引入部分直接研究地球存在很多困难,怎么引入到利用模型小球来帮助我们研究的地方来,这里处理的不够自然。再次,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还要斟酌,通过学生制作小地球可以看出,学生动手能力还不强,做出来的小地球内部存在明显的变形。可能是因为橡皮泥太软导致的,这一点上说明我们对实验器材的选择上仍然需要精炼。如果借助一枚熟鸡蛋的话,切开后内部的形状与地球内部非常相似,也不容易变形。总之,想上好一节科学课,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验器材的精炼、教学流程的优化都需要细心、耐心的琢磨,方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