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信息技术区教研活动
一、情况概述
2016年9月14日何妙韦老师执教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徐国俊老师的《动画基础知识》这是本学期区信息技术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紧紧围绕“探索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这个主题进行设计的。
二、综合评价
执教这两节课的教师整体水平较好,他们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的更新上,对教学内容的驾驭与处理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上,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上,都有新的创新。
1.把握重点,巧妙设计
教师用幻灯片的演示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步骤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步骤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2.创设情境,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所举的例子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
为了更好地培养能力。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即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精心设计了一一个比较画报的教学范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
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评价,多种评价方式,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
3.自主探究,灵活机动
该教师在学生练习阶段突出了自主性学习特点。首先,选择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其次,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可以在掌握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中选进行想象作
三、教学反思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课的教学所承载的任务不仅是初步了解信息及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与表达等,更是在学生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信息化”的种子。由生活中的信息谈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让三年级学生从感知层面上了解这两个相对于学生年龄而言比较抽象的知识点。
这节课的教学,贯穿在小班化的分组活动中。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我走下讲台,深入到各组的探究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启发,让小组活动的形式不留于形式,真正让每个学生在活动的感知过程中思考起来。
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拍照,使用美图秀秀进行美化,再发到博客上让学生欣赏。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又利用IPAD与场外班主任现场微信视频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
理论层面的信息与信息技术,对普通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在生活中对此进行感知、理解与运用,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展示了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真真切切地有所感、有所知、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