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课程研究>>课题研究>>阅览文章

立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探寻家校合作的机制、策略、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性课题实施方案

立足《品德生活(社)》堂,探寻家校合作的机制、策略、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性课题实施方案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部)课题组

 

一、        研究背景与价值

回归生活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小学低年级思想品德课、自然课、生活常识课、劳动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生活》课;将中高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劳动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社会》课。鲁洁教授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一文中强调:“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学校生活并不是儿童生活的全部,它只是儿童整体生活中的一部分,儿童品德的形成是在儿童整体生活中实现的,学校生活不能单独承担培养儿童品德的任务。正如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获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说的是一套,却根本不准备在生活中去实行它,这样的课堂也就脱离了生活”。鲁洁教授在此文中进一步论述:“……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生活化只能是它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前提条件,却不是它的充分条件。当然,走出这一步生活化的路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可以说回归的门也找不到。但是,我们这门课的改革不能到此为止,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于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才是本质意义上的回归。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更是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源泉。对儿童的教育过程或者说课程的实施也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更是儿童道德观念或价值观形成的过程。鲁洁教授还指出:“只有在我们的努力下建构起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之间的良性生态关系时,这样的课堂才在严格意义上称得上是‘生活’,否则它只能是生活之外的东西。”为此,我们在鲁洁教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立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探寻家校合作的机制、策略、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性 》”的课题研究,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生活化教育模式,寻求和谐有效的家校合作互动的机制、策略与方法,力求摆脱学校德育“孤军奋战”的局面,努力使学校、家庭之间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形成一种平等的、畅通的、积极的家校合作机制,为学生创造一个个道德实践的平台,形成家校一体化的德育教育体系。以求得增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德育的实效性。

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如何进一步改进《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通过德育课程,能在品德的知、情、意、行、能方面达到与课程标准较为一致的效果,激发学生践行课堂教学要求的愿望?

2)如何寻求家校合作的机制、策略与方法,引领学生在再一次循环往复的生活过程中能将课堂所受影响自觉地指导生活?

3)如何建构基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而且引领学生在道德践行中持之以恒形成习惯,真正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本质功能和理想效应?

本研究的价值在于:

1)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 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对提高德育效能所承载的主渠道作用,引领、帮助学生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健康成长。

2)有助于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从而在回归到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能以良好的品德习惯改变以往的生活状态,提升生活品质。

3)有助于改革和优化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为基础的学校德育工作格局,完善生活德育实验体系,从而引领学生在道德践行中形成习惯。

二、课题界定、研究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关键词:

1、立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体系为基础,特别要凸显以儿童生活逻辑及其轨迹为主轴的基本精神。

2、家校合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孩子其实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家校合作,即和谐有效的家校互动的机制、策略与方法,让家庭成为学生的“学校”,学校成为学生的“家庭”。

3、德育实效性:德育的实效性是理论与实践间的距离问题,我们的理论应该由实践来检验。我们在课堂上竭力激发学生在家庭、社会生活中道德践行的欲望,课堂外加强家校联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注重道德实践,去构建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使课程德育的实效性真正落到实处。

(二)课题界定

“立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探寻家校合作的机制、策略、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性的课题研究”是依据《品德与生活(社会)》课题的核心理念、基本思想、目标和内容体系,以学校为主导,探寻和谐有效的家校互动的机制、策略和方法,为学生创设道德实践的生活场域。以促进学生在学校有行为的实践生活中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内的收获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夯实、拓展、升华,直至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三)理论依据:

1鲁洁教授的回归生活理论。

她提出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最基本的理念,从生活出发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学生通过课程所学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课程对儿童的影响还要受其它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如社会的、文化的、家庭的等等,而课堂教学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生活并不是自足的,自成目的的,它要不断地从课堂以外的生活中吸取营养,也要不断地为学生其它方面生活提供营养。“只有在我们的努力下建构起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之间的良性生态关系时,这样的课堂才在严格意义上称得上是‘生活’,否则它只能是生活之外的什么东西。”,只有自觉地去沟通课程与其它生活方面相连接的渠道,在课程中所涌出的清泉才能达到生活之彼岸,课堂也才能时时得到生活活水的浇灌。为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必然地要求我们去认真考虑和研究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如何将落实于学生身上的德育工作形成为一个整体等问题。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无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无书本”。“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得中心,教育应为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的生活中发挥作用。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包含德育,德育也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实施德育,即德育生活化,实现德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3)现代德育实践观。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某种固定的观念,道德教育的核心乃是培养儿童批评性探究能力,而不是机械的品格训练,强调发展儿童的道德理性和道德实践,培养真正的行为习惯。这说明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产生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源于道德实践。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从评价标准上,德育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检验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4)主体教育思想。

从内外因关系的原理来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由此,人在道德上的发展和完善,其道德主体性的发挥应该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养成来源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其本质是主体性的。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由于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纸,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先进道德”的“容器”。我们在研究中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的主体。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自律”、“慎独”是古今中外的道德教育家所追求的最佳道德境界。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进行“德育生活化”研究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

6)“学科结构”理论。

布鲁纳在“学科结构”理论中谈到,为了较好地解决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逻辑顺序的矛盾,在处理教材编排顺序时,他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方法,有机地实现了二者的整合,该理论对于“德育生活化”目标体系的研究有着现实的“移植”借鉴意义。

7)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

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同样如此,道德不是靠""会的,它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就指出道德价值、美学价值同普通知识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建构之中,都有"处于不断建构或重构之中的结构"。儿童的道德既不是外部规范的简单内化,也不是神的意志或自然天性的简单外显;儿童既是有着自己的道德结构的主体,也是受社会道德影响的客体。他身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在认识、评判道德现象的同时,协调着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道德关系,尽管他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似乎还很浅薄幼稚,但他却时刻建构着自己的道德结构,建构着自己的伦理学。

8)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

在实施“德育生活化”的操作模式体系的研究中,必然涉及对现行的课程实施改革,因此,课题的研究离不开课改理论的指导。新课程中凸显出家庭和亲情教育的重要,涉及到家庭、父母、亲情的教学内容增多,儿童的品德发展源自家庭,从“亲人”开始,逐渐波及他人、群体和社会,教育要从家庭生活开始。

9)其他文献理论。

如陈勇、贺军生《德育视野中的家校沟通与互动》等。

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

1)我校定期邀请该课程理论创建者、德育泰斗鲁洁教授亲临指导,为研究工作把握方向。

2)我校有一支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科研水平优、精、高的领导班子和德育骨干教师队伍。

3)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设有分管教科研的校长牵头,各科室倾力参与,班主任和品德教师全员参加的研究体系,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

4)学校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证。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努力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课堂上激起学生家庭、社会生活中道德践行的欲望,着眼于培养学生以较高的品德素养投入日常生活并形成良好习惯,必须进一步探索和揭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应并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延伸和拓展作用。

2 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目标为研究的目标,探寻和谐有效的家校互动的机制、策略、方法,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生活场域。通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挖掘和整合家长教育资源,开展学校协同家长、家长协助学校、家长与学生互为影响的注重实践的有效活动。                

3、建立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为基础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改革学校德育方式,将学校生活作为关注和研究的轴心,努力发挥学校生活在学生道德引领及精神性成长方面的独特作用,以便向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辐射和延伸,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互动协同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成长,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接受社会性规则。

(二)内容要点

1、调查分析:

1)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家长及其家庭教育观的调查研究。

2)学生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心态差异分析的研究。

3)对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所呈现的道德素养的激励和制约因素分析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

2、着眼于提高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思想品德素养,进一步改善、优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建构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3、建立和完善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道德生活相适应的道德实践生活体系及机制,即以学校为主导,探寻和谐有效的家庭、学校互动的机制、策略和方法。

1)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探索学校与家庭互动生活德育的有效途径。

借助家长学校,依托德育课程,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转变教育观念,共同提升家教水平;

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向家长传达德育新理念,并了解家长诉求;每学期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组织若干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做好家访、校访等常规工作。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声讯服务资源,为家校互动提供更及时、方便的途径。

  让家长参与课程,走进《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与师生零距离接触,全方位参与,与课堂中的老师对话,与课堂中自己的孩子对话,实现真正意义的互动合作。

(2)        组建家校互动生活德育资源,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从家长中遴选出优秀分子请进校门,组成校外辅导员队伍,参与、协助品德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对教材的再开发。

(3)        编写《给家长的建议》,加强家庭生活指导,优化实施过程。家校互动生活德育过程是师生、父母子女共同的道德生活过程,无论从生活过程或教育过程来说都是教师、父母的做人过程。学生总是受着教师、父母的人格影响。因此学校要协助家长开展健康的家庭生活活动,营造亲情氛围,建立亲情家园。

举办亲子教育研讨会。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邀请教育专家或成功家庭介绍亲子知识和技能,让家长在聆听与探讨中受到启发。

定期编辑有关亲子教育方面的专集,向家长提供有关儿童心理与卫生、家庭保健的知识和成功家教案例。

③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学习准备,完成品德作业,开展健康的德育活动,践行课堂教学要求。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亲子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乐于接受父母的指导。在学校不便集体活动的情况下,要求家长能领着孩子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践行课堂教学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选题具有现实性、挑战性。有利于改变教师德育观念,改善和优化《品德与生活(社

会)》课堂教学

2、课题研究中采用生动活泼的生活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道

德习惯,增强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德育的实效性。

3、建构家校合作生活德育体系,深化、整合德育途径。

六、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1、调查法:由课题组成员对家教现状问卷调查,分析了解,设计活动,进行实验研究。

2、文献研究法:学习德育有关教育论著,了解国内外相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和方法指导提供理论参考。

3、经验总结法:由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对具体研究专题进行经验总结。

4、行动研究法:适时研究小学生的生活行为在道德成长中的表现,观察教师、家长在指导“生活德育”活动中的行为,积累研究的具体资料,并在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

七、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10月——200612月)

1、调查研究,写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

2、确立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组。

3、对教师培训、学习德育论著。

4、搜集国内外与本研究相近的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

(二)实施阶段:(20071月——20088月)

1、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阶段性实验计划。

2、    按计划分阶段实施实验。

3、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实施。

4、    寻求和谐有效的家校合作的机制、策略与方法。

5、    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取舍和生成道德的过

        程实施。

6、    形成阶段性成果,并注意对阶段性成果的运用和推广。

7、    定期开展以“学校——家庭合作互动”生活德育为特征的《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课堂上体现家校合作。

(三)总结阶段:(20088月——200810月)

1、整理系列资料。

2、对课题全面总结,收集整理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

3、召开课题结题会,进行课题鉴定。

八、课题组人员组成以及课题研究事务分工

特聘顾问:鲁洁(南师大道德研究所博导、教授,该课程理论创建者、德育泰斗)(理论奠基)

专家组成员:赵炳红       潘慧芳   (方向指引)

组长:李昌瑜 (协调整合、统揽全局)

副组长:张明泉(具体操作、文本处理)

 

 

组长

一级子

课 题

一级子课

题界定

组员

二级子课题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着眼《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在课堂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体验,凸显“从生活中来”,并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践行,凸显“再回到生活中去”

易云燕

 

 致力于家长参与课程、走进课堂课的设计、展示研究。

光燕霞

 

专注于挖掘品德课程教材中蕴含的易于向家庭、社会延伸的教学资源,开展活动,家校互动,力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多彩多姿。

张明泉

 家校合作互动,增强德育实效性 的研究

 探寻和谐、有效的家校互动的机制、策略与方法,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道德习惯,过有道德的生活,增强课程德育的实效性。

王跃华

 结合课程,举办家长专题研讨会的研究。

 

张后花

以少先队为阵地,家校合作,将品德课程的目标渗透、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去。

九、预期研究成果

1)撰写“立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建构家校合作生活德育体系”课题总结报告。

2)教案及课件与课后随感录集。

3)活动方案与活动后记集。

4)学生成长纪实。

5)教师成长纪实。

6)教师感悟文章集。

7)学生德育作业集。

8)家长感悟文章集。

9)教学实录资料。

10)活动实录资料。

11)校课题研究专刊若干期。

12)课题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