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语文中高段大教研组活动2

   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语文中高段大教研组活动2

 

一、情况概述

    本周四,张梅老师在五(12)班执教了我校语文第二次大教研,课题为《嫦娥奔月》。这是的内容由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课文。对于神话故事情节的梳理与人物的理解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二、综合评价

    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完整,准备充分,过渡语优美自然。但是教学流程中,教师语言太多,主宰课堂,可能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三、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贪婪、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2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
、练习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语言平台,让思维在碰撞中闪耀火花,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身的看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请同学们背一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
.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
.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痛苦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读第1自然段,注意突出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老百姓遭受的苦难。
    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同学们,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勇,读书时要注意突出这些词。
3
.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
.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
.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示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和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婪)
嫦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示在哪些地方呢?(“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映了嫦娥的善良机智。)
3
.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4
.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
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在空中轻缓地浮动)怎样才干把嫦娥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呢?(读的时候要放慢语速)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写得很美)美在哪儿?(“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等词写得很美)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
.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焦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等词语)
2
.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3
.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摆上祝福等词标明乡亲们想念好心的嫦娥)

 

五、安排作业
   
              【板书设计】
                   11、嫦娥奔月
                   ()的嫦娥
                   ()的后羿
                   ()的逢蒙

 

四、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张梅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内容情节简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设计初衷是想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和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但执行的效果并不好。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首先没能很好的调动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调动起来,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其次,在学生的把握上。虽然知道学生的积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要求,但是还是期望个别学生的优异表现来盘活整节课,没有能脚踏实地的教学。 

再次,对朗读的指导和引导不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能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

 

五、中高段语文组研讨学习材料

《可见的学习》摘选

     教师话语也遵循着一定的模式:教师发起——学生回应——教师评价,这一模式通常也被称为“IRE模式”。这三个步式的交互赋予教师话语主导地位,并支撑着教师话语一直持续下去,长期遵循IRE模式,会催生低阶认知思维的学习结果(因为很多情况下发起话语的是各种会议事实或确认陈述性知识的线索),限制和阻止学生话语和学生学习。课堂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用来开展班级讨论或进行包括有意义观点讨论内在的师生互动。教师常常在学生还未回应前一部分话语的时候就开始转到下一部分的独白。互动,不是告诉我我刚刚说了什么,这样我就能检查你是否在听,然后我就能继续讲课。

    对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倾听。Parker认为倾听包括谦卑(认识到我们有可能遗漏了一些东西)、谨慎(不把脑海里的每个想法都说出来)和交互(理解学生的立场)。倾听需要对话——这就要由学生和教师提供出共同关注的疑惑或问题,考虑并评价解决这些问题并从中学习的不同方式,交换并欣赏彼此的观点,最后一起解决问题。倾听不仅仅要尊重他人的观点、评价学生的观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有价值的、方向正确的),还要分享真正的思维深度以及产生质疑的信息加工过程,将对话看做是让学生成功参与的学习之必需。

    通过倾听,教师(和其他学生)能够知晓学生带进课堂的是什么,采取了何种策略、先前的学业成就如何,现有水平和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本质和范围。倾听也提供了各种机会,让学生的“心声”得到接纳,从而鼓励教师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传授新的或更加有效地策略和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的。

教师讲得太多容易带来一个问题,即让学生认为教师是学科内容的主人,使学习速度和顺序的掌控者,这就减少了学生展现他们自己的先前学业成就、理解、序列和提问的机会。

    我们要求教师‘住嘴’,并不是要让学生从事忙碌的工作(甚至更糟糕的是,让学生完成作业单),而是让学生发起富有成效的关于学习的话语。

    教师应尽可能保证学生获得教师期望的知识。与之相反,对话式话语的目的是在于推进教师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展示学生所持的观点的重要价值,帮助所有参与者分享和协作建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