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江浙沪写作教学名师大讲堂”主题活动二次传达

年级外出培训二次传达

时间:2017.11.9  

地点:南京市东山小学

课内容:《习作:我的自画像、《习作:写自己的长处》等

传达时间:2017.11.16(党员活动室)

参加人员:年级语文组     

二次传达:张梅、郑妍

11月9日,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初中高中写作的贯通研究”课题组主办,南京市东山小学承办的2017年“江浙沪写作教学名师大讲堂”主体研讨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专家及青年教师展示课和专家沙龙、讲座两部分组成。

第一节课由汪璐璐老师带来的《我的自画像》,老师由“画”入手,点出了自画像需要抓住“特点”来写清楚外貌,接着用例文、下水文引导学生在外貌描写中用上对比、对话、修辞等讲特点描述详细。教学的重难点是如何突破“性格爱好”,教师巧妙地让学生品读、分析第二篇下水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自己的爱好通过“心情的烘托”、“例子的陈述”、“成绩、荣誉的展示”将爱好补充完整。  

第二节课朱锦涛老师由学生熟悉的人物后羿、孙悟空导入课堂,引出《写自己的长处》有两类:“与生俱来”和“后天训练”。在教学“与生俱来”的长处,老师通过对例文的分析,找准动词,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展示自己的长处中的连贯动作能更准确地突出自己的表达的重点。而“后天训练”的长处,老师侧重指导了训练中学习的过程,突出表达在此过程中的内心活动。  

第三节课由一贯风趣幽默的吴勇老师执教,吴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力让人赞叹不已。课堂上老师首先明确“特点鲜明”的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从小事入手,全面、多元的去观察,将“鲜明”的特点大量地以粗线条的方式罗列,称之为“散点扫描”;再从例文突破,总结归纳出通过话语、动作、神情、他人反应来进行“细节聚焦”,两种方法综合运用,明确指向了习作表达中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节课由高中老师执教六年级,课堂的立足点落在了“小公民的理性表达”,课堂上以网络热点事件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评论”,通过对“评论”的再评论,明确了片面、感性的评论存在的误区:武断偏激、思维定势等,通过交流、讨论得出“从不同角度出发,用全面、基于事实的视角来剖析问题,表达观点。”做到“明明白白认知,清清楚楚表达”,杜绝网络暴力,杜绝人与亦云,杜绝“喷子、键盘侠”。  

展示课后,南京市晓庄学院王宗海教授分享了自己听课的感受,他先总结了作文教学中所要关注的问题,赞扬了四节展示课中任务驱动型写作模式和多感官结合的教学方法。

活动的第三环节,来自江浙沪的多位特级、骨干教师围绕“公民写作和创意表达”展开了精彩的教研沙龙。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1.9.png